2021年11月29日
第A1版:封面

北京市“十四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发布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正式印发。按照《规划》,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规划》围绕“三大核心板块”部署实施重大任务。

  一是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战略科技力量,充分体现“北京担当”。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在京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支持原创性基础研究;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着力实现“四个占先、四个突破”。

  二是围绕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聚焦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更好体现“首都特色”。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产业领先发展;支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先进智造”产业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科技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强化碳减排碳中和科技创新;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科研攻关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三是围绕国际化特点和需求,聚焦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以及开放创新生态营造,体现“高水平改革开放”。围绕中关村科学城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怀柔科学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技术创新高地、协调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目标,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

2021-11-29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134.html 1 北京市“十四五”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发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