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第A12版:创业英雄

徐旭辉:新材料竞争中一匹黑马

  ▶ 韦基礼

  2018年,作为华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的徐旭辉,带领华研科技生产出第一个产品。此后,华研科技迅速地在行业内攻城略地,从四川成都辗转搬迁至广东东莞,在激烈的产业链竞争中站稳脚跟。

  2020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该企业营业额仍实现翻番,达到1.6亿元。

  啃下“硬骨头”令人震惊

  回首2016年,徐旭辉带领10多名研发人员创建研发中心,致力于精密小五金件及陶瓷零组件的新材料研发、设计。这一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迅速集中到华为、OV、小米等头部企业身上,前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占比高达80%。为了提升辨识度,新材料开始大量运用到智能手机中。

  经过多年激烈竞争,新材料领域早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华研科技此时入局,无异于“虎口夺食”。从实际调研看,新材料从研发项目立项到成功量产,周期非常长,即使上市公司投资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徐旭辉决定啃一啃“硬骨头”。在他看来,只有率先攻克高端客户,才能快速拿到“入场券”。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苹果正在研发一个核心模具产品,但由于受材料和技术条件限制,生产该产品只能通过传统工艺分部件加工,再组装成一个成品。

  徐旭辉认为这种方法不够简单高效,向苹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利用新研发的材料和技术,通过注射成型的工艺实现,将生产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此前,国内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一次性注射完成体积如此之大、精密度如此之高的产品,所以该方案听起来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通过数月的技术攻关,当徐旭辉向苹果公司展示模具时,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他们认为,该方案带来更优良的产品性能、更高效的加工效率、更低廉的制程成本,必将颠覆很多传统行业。

  一年后,美国人口中“令人震惊”的模具投入量产,这也是华研科技的第一个模具。通过这个项目,华研科技进入了苹果供应链,正式进入全球产业链竞争的“游戏”中。

  顶着亏损压力坚持拓展

  徐旭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志存高远”的书法作品,他说要将华研科技打造成全球领先企业。十多年前,徐旭辉曾主导富智康登陆香港联交所,并一举拿下当年亚太地区最佳中型企业IPO奖。如今,作为华研科技的创始人,他的战略投资优势更加凸显。

  2017年,徐旭辉顶着亏损的压力继续拓展,引入高精研发及生产设备,全面布局精密小五金、陶瓷零组件及模组应用领域的新材料研发、设计和精密制造。

  华研科技成立的头两年,用于研发、设备投入的资金高达两亿元,亏损近亿元。不过,华研科技并没有因为资金问题而畏手畏脚,而是趁热打铁,迅速铺开生产线。其中重要原因是大股东对徐旭辉的信任。

  得益于前期的投资布局,2019年华研科技成为多家国际知名品牌客户的优质供应商,其中除了苹果,还包括谷歌、微软、三星、LG等,当年营业额同比增长了近4倍。

  华研科技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制造、智能穿戴等领域,涉及数十家供应商。每一次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客户几乎都会对材料的硬度、强度、结构、工差、耐腐蚀性等提出新的要求。为了便于沟通,徐旭辉在美国设立办公室,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

  在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选择减少与美国客户的合作,但徐旭辉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看来,中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明确而紧密,他相信这种合作模式短期内很难改变,因为“除中国外很难再找到制造业配套如此完备的地方”。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徐旭辉不能与国际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部分项目被暂缓或搁置,但双方的合作从未中断。这一年华研科技的营业额同比增加了7000万元,几乎翻倍。

  向新兴产业稳步延伸

  当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强大的下游应用产业给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2020年华研科技加大与华为、小米以及OPPO、vivo的合作,其中与小米的业务往来更是翻了一倍。

  近年来莞深融合加快,徐旭辉频繁往返于两地之间。“很多客户会到我们企业查看研发生产情况,但如果涉及商务洽谈,就会选择到深圳。”徐旭辉说,东莞的优势是制造业,而深圳的优势则是商务环境。

  随着华为从深圳搬迁到松山湖,大量上下游企业随之进驻,华研科技除了为华为手机生产零配件,还为华为耳机等手机配件以及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生产零部件。徐旭辉表示,随着5G等新兴产业崛起,未来的合作空间更大。

  徐旭辉重视研发。经过4年发展,华研科技的研发人员增长了近10倍,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营业额的10%以上。华研科技正在扩大生产制造基地,把产品线延伸到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未来将争取与更多新兴产业企业合作。

2021-11-29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073.html 1 徐旭辉:新材料竞争中一匹黑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