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无锡高新区:“飞凤”起舞聚英才

  ▶  马薇  俞丽红

  2004年,无锡鸿山出土了一枚战国时期的玉飞凤,后来玉飞凤成为无锡城市徽标。在刚出炉的2021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入围名单中,“飞凤”起舞之地——无锡高新区以55个项目的绝对优势,位列无锡市各板块之首。

  “高新之道,唯在得人。”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表示,无锡高新区将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天下英才汇聚、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为打造无锡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先导引领区提供强劲动能。

  产业链串联人才链

  产才融合链链相连

  第一年从“零”起步,两年业绩翻番,4年销售过亿元——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李大明的“创业线”直线上扬。

  2017年,李大明看中当地完备而发达的配套产业链,落户无锡高新区,创立了卓品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同一栋楼里,楼上有芯片设计公司,楼下有电气研发部门,周边还围绕着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真可谓‘上下楼’牵着‘上下游’。”

  “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让产业与人才双向赋能、同频共振,奏出创新创业最美和弦。”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杨介绍说,无锡高新区锚定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2+X”产业集群,建立以重点产业链为主的“双招双引”模式,成为无锡市乃至江苏省的产才融合新高地。

  据统计,无锡高新区累计引进和培育国家级专家126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156名、团队19个,江苏省、无锡市科技企业家100名。无锡高新区人才总量达29.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6万人;集聚各类企业近5万家,创新企业超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00家。

  “柔”生态支撑“硬”科技

  创新创业生生不息

  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张立新创立的无锡芯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令国人自豪的“破局者”。从700V集成开关电源芯片,到200V集成驱动芯片,芯朋微在国内家电、标准电源、工业驱动等领域率先突破,不断实现对进口品牌的大批量替代。

  “目前,我们在产的电源管理芯片超过500个型号,并持续开发下一代产品,逐步实现从‘进口替代’向‘进口换代’的跨越。”张立新说,芯朋微得以展现科技“硬实力”,离不开脚下这片丰沃的创新土壤。

  “无锡高新区成就人才,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以服务为主导的创新创业优生态。”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阙尧尧介绍说,以建设太湖湾科创城为“龙头”引领,无锡高新区先后打造了阿里巴巴创新中心、阿斯利康商业创新中心、PNP等创新创业载体;聚集了以全国首个百亿级碳中和产业基金为代表的119支基金,规模超620亿元;导入中科院、清华大学、江苏省产业研究院等大院大所,为无锡高新区5000余家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支撑。

  今年上半年,无锡高新区新增新型研发机构、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数量位居无锡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9.7%。

  变“旁观者”为“参与者”

  政企连心命运与共

  领投、联投、跟投、种子投入、风险补偿、上市促进……今年以来,曾获评“亚洲最佳孵化器奖”的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频频对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开展股权投资。

  “这意味着园区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真正和人才、企业结成了创新创业共同体。”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总经理杨渊斌说,近年来,园区围绕物联网产业,打造“全链、全程、全面”服务体系,累计招引重大科技项目超过100个、集聚人才6600余人,成为产值超百亿元、高企数量超百家的“双百科技园区”。

  围绕人才链,部署服务链,无锡高新区以“飞凤人才计划”为引领,构建“1+X”政策体系,推动政府服务由“政策主导”向“资源整合”转型;建成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科技人才、创业主体提供19类近百项服务;出台人才子女入学(园)服务保障办法,建设人才公寓超3000套,为人才落户提供完善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021-11-15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4959.html 1 无锡高新区:“飞凤”起舞聚英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