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
第A12版:双创建设 杭州

杭州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 当好高质量发展“特长生”

  杭州高新区全景

  杭州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园

  杭州高新区知识产权大厦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

  杭州高新区人才公寓

  先锋电子数字化车间

  登上央视春晚的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

  ▶ 本报记者 叶伟  特约通讯员  肖鳕桐


  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设科技新城,深化“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聚焦“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当好科创“特长生”、经济“特长生”、共富“特长生”,已经成为浙江省、杭州市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未来,杭州高新区(滨江)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厚植培育创新型企业土壤,带动高端科技资源不断集聚,加速科技创业服务生态完善,推动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以更高层次、更广深度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成为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实践样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作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今年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以“开局之年开新局”的奋进姿态,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凝聚改革创新新动能、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新生态,交出了新的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940.7亿元,同比增长13.9%;近两年平均增速10.4%,居杭州市第一,高出该市3.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均GDP超过18万元。而2020年,该区全年人均GDP已超5万美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杭州高新区(滨江)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主题主线,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设科技新城,深化“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聚焦“创新滨江”“数字滨江”“国际滨江”,当好科创“特长生”、经济“特长生”、共富“特长生”,已经成为浙江省、杭州市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强基础补链条提能级

  经济底盘更稳更强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其中,数字经济,就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拳头产业。

  数字经济“跑”得快,杭州高新区(滨江)早有谋划。杭州高新区(滨江)出台了“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方向,构建数字产业发展新生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目前在数字经济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2021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22.4亿元,同比增长19.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近80%。

  与此同时,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陆续将浙江省高新区亩均效益领跑者、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浙江省唯一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浙江省唯一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收入囊中。

  数字经济发展,是杭州高新区(滨江)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杭州高新区(滨江)紧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聚焦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通过“强基础”“补链条”和“提能级”,夯实产业基础,做大产业规模,厚植发展后劲,在打造全国数字强区、千亿级标志性产业链培育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扶优扶强、创新创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增加值总量均居杭州市第一,分别同比增长17.5%、21.1%和18.1%。这足以证明新动能引领下的蓬勃动力,让工业立区的杭州高新区(滨江)经济底盘更稳更强。

  工业经济在高基数基础上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其背后离不开杭州高新区(滨江)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围绕产业链的精准招商。今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高新产业投资增速都达到两位数,处于近年来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纳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2个,浙江省6个千亿项目27个、杭州市重点项目32个,均创历史新高。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活力澎湃

  车载导航、电话手表、共享单车……如今,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日常生活,但很多人不知道,市面上的北斗导航芯片,平均每3片就有一片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

  这家企业便是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中科微电子,是国内北斗导航芯片及导航模块的核心供应商,目前为数百家北斗导航制造企业提供产品。今年上半年,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

  “我们在国内导航芯片市场的占有率约30%,用于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的导航模块占有率更高,约80%。”中科微电子导航事业部总经理李晓江说。

  高市场占有率的另一面,是高占比的研发投入。据悉,中科微电子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长期维持在20%以上,目前拥有42个专利、31个集成电路版图保护申请。

  像中科微电子这样专注细分领域、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一批科技企业,让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创新活力澎湃。

  在今年6月举行的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更是凭借硬核科创实力,夺得2020年度“科技创新鼎”,并获得29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同时,网易、优思达、朗和科技、当虹科技、启明医疗、城云科技等30家企业,分别入选浙江省技术发明奖与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显现,有赖于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数据显示,杭州高新区(滨江)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90件,是浙江省的10多倍。

  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一直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实施“双倍增行动”“凤凰行动”等计划,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今,在区划面积仅73平方公里的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科研机构数量领先浙江,集聚了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超过40家,拥有各类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近500家,让自主创新引来源头活水。

  同时,杭州高新区(滨江)不断扩充“产学研”朋友圈,引入名院名校名所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浙大滨江研究院、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杭州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等级产学研平台相继落地,释放出更大创新活力。此外,杭州高新区(滨江)全域孵化生态也日趋完善,拥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4家,在孵企业3093家,均列浙江省第一。

  打造创新人才新生态

  创造更多追梦圆梦机会

  今年年初,杭州一群90后理工男研发的“机器牛”登上了央视春晚。

  在节目《牛起来》中,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带着24只可爱的机器牛“犇犇”齐齐亮相。“犇犇”们一会儿跟着音乐起舞,一会儿给大家拜年,甚至“抢”走了明星们的风头。而“犇犇”的研发团队,就来自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宇树科技。

  2016年8月,26岁的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决心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业,专注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研发、生产及销售。经过几年的产品迭代,如今宇树科技已经成为行业顶尖,获得专利授权50余项,产品远销30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现在有100多人,全是‘90后’,在我们的团队里,我是年纪最大的。”王兴兴说,下决心创业时,他也曾考虑选择国内其他城市,但综合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是选择了杭州。“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个交融度很高的行业,比如程序开发、机械机电、材料工艺等,我们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王兴兴说,“杭州整体互联网产业基础都很不错,尤其是杭州高新区(滨江)硬件行业发展得非常好。软硬件兼具的产业业态,为我们吸引人才提供了很好的生态。”

  就如王兴兴选择在这里落地生根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愿意来到杭州高新区(滨江)追梦、圆梦。今年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引进各类人才20739人,同比增长11.8%,其中硕博人才4678人,同比增长15.42%,应届大学生10429人,居杭州市第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杭州高新区(滨江)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为33.5岁,大学文化程度以上占比达52.1%。

  而这一切得益于杭州高新区(滨江)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和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创新氛围。杭州高新区(滨江)正在不断延伸创新生态内涵,成长为一个更加适应年轻化人口结构的活力城区。比如,在解决人才安居方面,杭州高新区(滨江)推出5000多套人才房,供给量、受益面居浙江省第一,并探索“人才房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实现人才房3年翻一倍的目标;针对上班族育儿难问题,探索实施“嵌入式产业幼儿园”,让孩子“陪”父母上班成为现实,缓解了通勤接送子女上下学难问题,让“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城市形态成为“国际滨江”的鲜明标识。

  同时,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化政务便利化改革,擦亮“最多跑一次”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人才服务等“金招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首推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首创商事登记无人智能审批,一套搭建5大场景、构建87个算法模型的人才“一体化”平台投入应用,推动便民事项一网通办、移动能办、就近好办、随时可办,提升企业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在“5050计划”基础上,相继发布“5050基金”“5050创业金”“5151人才创业协同计划”,构建“5050”生态体系。“5050计划”是该区2010年在全国科技人才创业领域推出的扶持计划。该计划曾提出5年内引育50名国家级专家、50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的宏大目标,是浙江省最早出台的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政策之一。

  跑出企业上市“加速度”

  稳居浙江“资本第一区”

  上市公司是衡量区域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反映了市场活跃程度,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杭州高新区(滨江)可谓名副其实的浙江“资本第一区”。

  9月26日,堃博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截至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累计培育61家上市企业,数量居浙江省第一。仅2021年,就有8家企业上市。

  为何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在资本市场“高光”不断?近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加快推进“凤凰行动”计划,持续优化政策扶持体系,形成了鼓励上市、支持上市、服务上市的良好氛围,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杭州高新区(滨江)每年安排不低于15%的财政支出设立产业扶持资金,对企业研发投入按20%比例予以资金补助,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在10%以上。针对不同类别、不同产业和企业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培育政策,精准帮助企业度过“死亡增长曲线”,助力企业完成从“初创、雏鹰、瞪羚、鲲鹏”到上市的蝶变壮大。

  同时,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主动报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三联耦合和“产城人”深度融合,着力优化资本市场供给,全力构建企业上市优质生态圈,为企业上市开足了马力。并且,积极组织一系列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规范经营、对接资本和上市辅导等活动,营造积极上市氛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推动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的同时,“滨江质量”也在不断创新高。在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名单中,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海康威视、吉利集团、新华三3家制造业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县(市、区)首位。与此同时,截至目前,该区拥有国际标准32项、国家标准298项、行业标准318项,3项指标领跑浙江省。

  以营造区域质量一流生态为目标,杭州高新区(滨江)以要素供给为抓手,强化政策集中供给,强化人才要素支撑,搭建数字服务平台,打造区域质量好生态;以国际一流为导向,坚持“标准+企业”“标准+政务”“标准+专利”,强化产业链、延伸服务链、拓宽创新链,打造全球领先高标准;以品牌培育为路径,聚焦政府质量奖梯队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培育、商标品牌培育,打造“滨江制造”金名片。

  勇立时代潮头,方能开创未来。未来,杭州高新区(滨江)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厚植培育创新型企业土壤,带动高端科技资源不断集聚,加速科技创业服务生态完善,推动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培育新增一批硬科技创业企业集群,以更高层次、更广深度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力争成为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实践样板。

  本版图片来源:杭州高新区(滨江)

2021-10-25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4650.html 1 杭州高新区:锚定世界一流 当好高质量发展“特长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