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夏
今年37岁的张磊,是华平投资中国最年轻的合伙人。张磊在华平投资投出了包括元气森林、完美日记、中通快递、安能物流等在内的多家明星企业。他曾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在牛津大学读书时,以优异成绩获一等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物流投资露锋芒
加入华平投资前,张磊曾任IDG资本的私募基金投资部门投资经理,负责消费和零售领域的投资;2012年,他加入华平中国。
张磊在华平主导的第一个项目是安能物流,此后又大手笔入主中通快递、极智嘉,这位消费领域的投资人,在物流领域投资风生水起。
刚到华平投资时,张磊所在的消费组重点在看服装行业的相关项目。不过那时,电商在国内迅速崛起,这令正在寻找服装企业的张磊遇到了难题,互联网公司颠覆了传统服装零售模式,传统服装品牌遭遇冲击,淘品牌、线上经销商大量涌入,但真正能投的却没有几个。
电商虽是铁板一块,张磊却从中窥到了物流领域的机遇:无论线上卖什么东西,线下总得有人把东西送出去。
2013年11月,张磊第一次接触安能物流,当时这家企业开启快运加盟业务不足半年,仅仅一个月后,张磊便决定投资1500万美元。紧接着,张磊投资了第二家物流公司中通快递。
当时,“四通一达”体量较大,而且国内快递公司基本没有接触过资本,尤其是外资。张磊通过朋友层层介绍,见到了中通创始人赖梅松。这笔投资再次在华平内部引来巨大争议,张磊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接触,直到2015年才敲定投资。“当时,我把头部企业都见了一遍。申通是市场第一,圆通第二,中通和韵达分别是三、四名,”张磊回忆,第二名圆通不久前以70亿估值拿到阿里投资,第一名申通给出150亿估值,而中通快递当时给出的估值是400亿左右。
“经营一个加盟模式的快递网络,本质上是在经营一个生态体系,这些公司真正的投资人不是资本方而是加盟商,每个加盟商都会通过各自的亲友圈借钱或者自己出资将资金投到生意中。”张磊说,如何把这套加盟商生态体系经营好,才是核心竞争力。
中通创始人赖梅松也是张磊下定决心的关键因素。中通在上海有一处分拨中心,旁边有个木质房子,张磊和赖梅松大多数的见面都在这里。“他们全家就住在这个分拨中心旁边简陋的木房子里,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非常专注事业。”
在中通快递2015年A轮融资中,华平投资2.5亿美元成为其最大的财务股东。事实再次证明张磊的判断是正确的。随后的5年中,中通完成了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自动化程度为业界最高,市场份额从2015年14.3%提升到2020年20.4%,是全球业务量最大的物流公司。
押注新消费
从2020年开始,张磊在中国新消费领域频繁出手,先后投资了完美日记、元气森林等主流新一线新消费头部企业。他也在积极布局品牌的产业链。2020年,华平投资联合腾讯等多方完成了对中国第二大线下美妆集合店——妍丽的控股型收购。
“妍丽的底子很不错,伴随着国货美妆品牌的崛起,线下美妆品牌集合店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张磊分析,妍丽的创始人来自香港,做外贸起家,线下零售经验丰富,在供应链有很高的壁垒。同时也看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提升品牌的社交属性等。在谈投资时,张磊对创始人周冠伦说:“你已经做到从0到10,后面的从10到100由我来帮你,你以前是驾驶位,现在坐副驾驶,我帮你开一段时间车。”
除了品牌、餐饮外,张磊还在重点关注出海领域。他认为,出海背后的逻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供应链的输出,另一个,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力的输出。“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上涨,供应链有可能会转移到更便宜的国家和地区,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能力将成为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我们也看到中国企业输出营销的能力,直到品牌的出海。”张磊说。
投资理念:势、人、事
张磊的投资理念分为3层,第一层是势,第二层是人,第三层是事。如果说数学的背景给了张磊超强的理性思考能力,那么多年的投资历练帮他配备了一对感性的“翅膀”——基于感性的判断力和全局观的视角。“很多投资人非常善于研究‘事’,例如商业模式、市场规模、利润分配等,而我看到的优秀的投资人都是致力于看懂‘人’,因为事情都是人做的,而顶级的投资人要看懂‘势’,要有上帝视角,或者全局观的视角。”
张磊说,看懂大趋势的投资人,不再局限于单个项目的得失,而是在关键节点里做系统性布局,以及深挖消费者最底层的需求。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化很多、变化很快的商业环境,投资人需要在这个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判断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是人,具体而言就是人的底层需求是不变的。”
张磊将底层需求分为3类,第一类是“瘾”品,第二类是具有社交属性或精神属性的,第三类是功能性的。在“势”思维之后,“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在投资中,张磊极为看重人品,这是他的投资红线。
将人品投射到投资中,反映的是张磊的长期价值观。他认为,投资人要非常敏感,不能神经大条,否则会忽略很多考察人品的细节,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交流。“我每次见创始人都要深入交流很久,常常是5个小时左右。”张磊用自己独到的投资理论,稳准狠地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投资之路。(转自:创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