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6日
第A12版:创业英雄

许磊:创业三次终获成功

  ▶  襄小创

  7年创业三次,没有管理天赋,就在失败中积累经验。当大多数人迫于压力向现实低头时,许磊却不曾妥协,就业环境不理想,便靠自己创业,为更多人提供机遇。

  湖北蜂云软件有限公司从创立就开启“小步快跑”模式,员工从最初的6人扩充至百余人,截至目前,累计年销售额已超过3000万元。在软件外包领域,许磊看到了希望。

  两度创业均以失败告终

  2012年大学毕业后,许磊曾两次创业,做过汽车维保类,也尝试过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行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前两次创业都没做好人员的分配和规划。”许磊分析前两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时坦言,要么是忽视团队组建,资金消耗殆尽,要么是疏于管理,人才流失严重,最后都没能成功。

  “结合前两次的经历,我发现人才是企业长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许磊说,他必须吸取教训,不能再重蹈覆辙。

  经历了前两次的失败,许磊思索良久,决定回归老本行,以人为本,服务企业,进入软件外包行业。

  开始找工作时,许磊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落差,“环境不允许,待遇普遍很低。”许磊说,在本地找合适又对口的工作成了一大难题,但若外出工作,又得面临常年漂泊的生活。无奈之下,他被“逼上梁山”,重拾创业决心。

  突破瓶颈“蜂云”应运而生

  2017年年底,年味正浓之时,许磊将几位有意愿返回襄阳求职的朋友召集在一起,商谈创业事宜。出乎意料的是,一群人竟不谋而合,都希望回襄打拼出自己的事业。“1个做市场营销的,1个做运营的,还有4个做技术的。”许磊说,当时6个人意见统一后开始筹备,根据各自所擅长的部分合理分配,团队虽小,但五脏俱全。

  3月15日,公司注册成立,名为“湖北蜂云软件有限公司”。“蜂云”寓意“蜜蜂采蜜之勤勉,高端人才之云集”。为节省时间,最初就在家里办公,慢慢地,办公地点搬到新租的工作室,最后被引进襄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办公面积也从最初的20平方米,到90平方米,再到200平方米、300平方米……

  许磊坦言,公司成立后没多久,自己就很少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而是在整个团队中担任着HR的角色,不断为团队“造血”,根据各个岗位的专业特质,招聘并培养适合的人才。

  百余员工与企业共命运

  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一直提醒着许磊,要注重团队的发展和管理。“以前主要想怎么赚钱,怎么搞好技术,经常通宵,人员无法聚集起来。”许磊说,现在公司目标定位很明确,做标准化的产品,做技术研发的前期工作,团队之间分工协作,也有很强的凝聚力。

  “直到现在,公司团队一直延续着创立之初的激情。”许磊说,他经常会在周末到公司转一转,每次都能看到几个项目的人员在一起加班,为了顺利完成工作,大家都没有一丝怨言。

  后来,公司的休息日便从单双轮休,调整为每周双休,上班时间也从早上八点半改为九点,如此一来,工作效率不降反增,公司累计年销售额已超过3000万元。

  除此之外,许磊采取多种人性化管理方式,让员工的家庭成员也可以自然地参与到公司各项活动中。考虑到年轻爸妈们日常带娃的辛苦,许磊特意招聘了一名幼儿托管老师,专注于照顾职工子女,有需要的员工可以随时将孩子带到办公室里,还能做到工作、陪娃两不误。公司定期举办的团建活动也允许员工带家人一同出行。“家人对公司的印象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员工稳定性的一大因素。”许磊解释道。

  有着规范的管理制度做支撑,良好的福利待遇做基础,许磊计划在公司内部打造“蜂云课堂”,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使他们能够长期留下来,与公司一同成长。

2021-09-06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4099.html 1 许磊:创业三次终获成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