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只有领先者才有资格参与规则制定。在区块链领域,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已经显现。近日,IEEE P3217《区块链系统应用接口规范》国际标准在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启动标准编制。凭借自主研发、性能全球第一的Conflux树图公有区块链,上海树图得以被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指定为此项国际标准工作组的主席机构,主导该标准制定。
IEEE是国际性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在相关领域发表的技术文献数量占全球同类文献的30%,其旗下IEEE标准协会更是世界领先的标准制定机构。
区块链是信息科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只有领先者才有资格参与其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如今,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在全球范围处于领跑地位,有充分的资格争取区块链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2020年10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的Conflux树图区块链公链上线,实现了每秒可处理3000笔以上交易,23秒可确认的性能瓶颈突破,被称为世界第三代公链,是第一代公链“比特币”系统的428倍,第二代公链“以太坊”系统的75倍。
“树图正是凭借区块链公链底层技术的突破、全球区块链技术领跑的地位,获得IEEE标准委员会的认可,主导P3217标准。”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院长龙凡介绍,区块链技术又被称为“共识技术”,在区块链系统之外,区块链行业参与者之间达成的共识则具体体现为区块链行业标准。所以,凝聚行业共识的区块链标准,可谓是“共识系统之上的共识”,对整个区块链行业的格局和长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据悉,IEEE P3217《区块链系统应用接口规范》将定义和规范区块链系统的区块链层和应用层之间交互的接口,主要包括明确在入侵防护、恶意代码防护、程序可信执行、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IEEE计算机学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标准委员会主席李鸣表示,当前区块链正在从关键技术研究向大规模应用实践发展,区块链的底层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链接尤显重要,“IEEE P3217区块链应用接口规范的立项非常及时,将对区块链技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推广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
“随着区块链系统应用接口标准的制定,应用层开发者可以从底层共识系统的细节中解放出来,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而不必熟悉各个区块链系统的差异,从而大幅提升跨平台开发、部署、运行和维护区块链应用的效率。”龙凡说。王春 岑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