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3日
第A10版:双创动态

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源头创新高地

  1.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 2.中国散裂中子源  3.东莞理工学院 4.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效果图(局部)  图片来源:东莞松山湖高新区

  ▶ 本报特约通讯员  冉雪梅

  近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源头创新再传好消息。

  7月26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通过专家组验收,将于10月对外开放运行。这是世界第四台、国内首台中子全散射多物理谱仪,通量超过同功率英国散裂中子源同类型谱仪,分辨率达世界先进水平。

  与创新成果实现齐步走的,还有政策支持。近期,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首次针对源头创新,出台了《东莞松山湖促进源头创新实施办法》,加快推进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由此可见,在推动源头创新加速升级的赛道上,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各方力量正在描绘一个更大的同心圆。创新主体与政府部门齐发力,正加快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多元主体合力

  推进源头创新多点开花

  多物理谱仪是一个可以观测原子世界的“放大镜”。从2018年9月开建,到今年7月底通过专家组验收,多物理谱仪的诞生,是多方合力的硕果,由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建设。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科研设备及研发人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如此表示。

  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截至今年6月,注册用户已超2000人,完成来自全球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课题超过500项。

  作为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高水平院校,东莞理工学院除了参与多物理谱仪建设,近3年还以学校为申报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项,获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149项。

  除了大装置、大平台、大学,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还拥有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新技术企业366家。其中,华为、生益科技、中图半导体等行业龙头企业,也已成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创新力量。

  首发源头创新政策

  扩大粤莞联合基金规模

  激活源头创新动力,呼唤更大的政策支持。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一环,是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谈到,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山湖科学城承担着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的重大使命,在增强科学内涵、促进源头创新方面亟须增强政策抓手。

  针对源头创新出台专门政策,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是头一次。政策编制过程中,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教育局充分调研了其他城市的科技政策,并通过诉求征集、专家研讨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对政策出台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推动各创新主体共同促进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兼顾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办法》出台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则是从多角度发力,鼓励争取国家、广东省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支撑作用,支持企业投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涌现更多更大的源头创新成果。

  其中,在探索省市区联动方面,这里每年安排1500万元支持粤莞联合基金扩大规模,联合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科技局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资助立项的机会,提升园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目前,粤莞联合基金项目已开放申报。

  此外,在发挥大科学装置集聚独特优势上,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开放课题;支持企业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上,每年评选择优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于发表国际高水平源头创新成果的科研人员,也将获得最高10万元奖励。

  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建园20年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从一片荔枝林水库,到朝着世界级科学城的方向迈进,肩上的使命与担当,早已发生巨大转变。

  “如何从源头上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是松山湖科学城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陈和生表示,承担起更重要的国家使命,需要以更高眼界、更高定位、更高水平来助推科技创新发展,支持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研究,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类瓶颈问题。其中,许多重要科研机构在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时,仍需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力量。

  陈和生谈到,此次科技政策的出台,不仅设立了大科学装置开放课题,也大力支持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不断加强扶持力度。”

  作为推动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如今,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已逐渐构建起“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东莞理工学院科技处、社科处处长范洪波表示,在全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要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创新一体化发展,更加重视建立良性循环的创新发展生态。

  范洪波谈到,接下来,东莞理工学院将继续整合优势科技资源,联合校外龙头科技企业,谋划具有前瞻性与引领性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积极申请入库,全力争取国家战略性资源投放。因此,他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在学校、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联合申报项目等方面,继续加强政策支持。

2021-08-23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3866.html 1 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源头创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