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
第A10版:双创动态

天津自贸区滨海高新区 联动创新区挂牌

  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8月1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自贸区+自创区+生态城’联动发展新格局”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对《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当天,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也正式揭牌。

  据了解,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共涉及政策、产业、科技、金融、人才、开放等多项创新任务措施,旨在用2-3年时间,加快推动滨海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自创、自贸这两个我国在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维度最高层次国家战略定位的互补互促,努力在科技制度创新、新动能引育等方面形成若干高水平创新成果,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建设北方一流科技城。

  由于该方案是针对天津自贸试验区向天津滨海高新区赋能,是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开放创新与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相结合,因此方案凸显了“三个结合”——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滨海高新区主导产业相结合、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

  在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结合方面,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践行国务院对于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最新要求,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细胞谷”,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与滨海高新区主导产业相结合方面,滨海高新区联动创新区包括海洋、渤龙湖、华苑三大片区,对应信创、生物医药、新经济服务业集聚区,覆盖“中国信创谷”“细胞谷”核心承载区,横跨天津市东中西部,既为滨海高新区主导产业赋能助力,又为自贸政策延伸拓展至天津自创区“一区五园”,连接津滨双城,提供了参考借鉴。

  在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方面,该区通过调研梳理企业诉求30余项,比如任务措施中的“保税+”产业发展模式、拓宽FT账户适用范围等,都是基于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旨在借助自贸政策,破解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该方案不仅复制自贸区现有举措,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开放创新融合协同创新,体现了六方面的特色亮点举措。

  一是发展“保税+”产业发展新模式。该区研发类企业聚集,通过在综保区内建立保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叠加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自创区优势,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等“保税+”业务模式,实现区内外联动,降低企业生产研发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二是赋能信创产业发展。滨海高新区在天津市乃至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中国信创谷”,实现了信创产业链全链发展,网安集群连续两年获国务院激励。

  三是争取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政策试点。“细胞谷”试验区正式在滨海新区揭牌成立。滨海高新区积极承担“细胞谷”建设核心任务,目前已形成细胞全产业链发展。滨海高新区与自贸区联动创新,新启动“一实验室、两基地、三中心”建设。

  四是加强新经济制度创新。该区推动新经济业态发展,获批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中心区、跨境人才培养基地、跨境行业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北方跨境电商生态新高地。

  五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滨海高新区是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专利导航实验区,将高标准建设“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与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同联动,为重点产业领域备案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

  六是打造智慧低碳创新平台。滨海高新区与上海电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建设“智慧低碳创新中心”,力争打造国家低碳工业生态示范区创新样本。

2021-08-16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3825.html 1 天津自贸区滨海高新区 联动创新区挂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