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大勇
郑州高新区自1991年获批建设以来,在中央、河南省委、郑州市委和郑州高新区历届党工委的领导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干,克难攻坚,勇于创新,扎根奉献,从一个只有3平方公里起步区、郑州西郊的一片玉米地开始,发展成为一座环境优美、服务完善、产业聚集、科技领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红军表示,郑州高新区的发展,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以行动践初心、用热血写忠诚,立足平凡岗位,忘我拼搏奉献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2020年,郑州高新区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与201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15亿元,名义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至137.8亿元,增长6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至67.4亿元,增长133%;全口径税收突破百亿元、增至100.7亿元,增长44.9%;全口径财政收入增至139亿元,增长75.1%……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张红军表示,在郑州高新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中,党的引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党的建设是化解各类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利剑。郑州高新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在推动各项事业中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又好又快的完成。
党史学习教育
——让党建走“心”走“新”
今年3月30日,郑州高新区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金一南作宣讲报告;4月24日至4月26日,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党史 悟思想”读书班活动。此外,不断加强党史研究阐释,抓好基层宣讲;开展党史新闻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教育氛围;创新文艺作品创作,丰富宣讲形式内容;抓好青少年红色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张红军表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郑州高新区党工委迅速行动,牢牢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和关键任务,精心组织、全盘谋划,注重调动全区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积极促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郑州高新区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集中推进、精心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和重要载体,坚持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并贯穿始终,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做起,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党史学习教育走“新”的同时,郑州高新区也主动融合“新”。今年是郑州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高新区3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郑州高新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除学好指定内容外,将“郑州高新区成立30年发展历程”作为特色学习内容,邀请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从国家高新区建设中学习党史》的主题报告,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声势、见实效。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郑州高新区开展“我与高新共成长”红色故事演讲大赛,来自辖区的数百名干部职工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身边的实实在在的故事,彰显了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开拓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自觉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史激发出的热情干劲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张红军说。
我为群众办实事
——突出“高”“新”特色
在郑州高新区,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金字招牌,获得人民群众广泛认可。郑州高新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基层党组织及时发现各种新问题,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服务群众无终点,群众利益无小事。张红军表示,要把群众当朋友交,把群众当亲人待,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办。群众满不满意、有没有获得感,是社会治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决策依据和判断标准。把群众的事当成急事办、当成自己的事办,再难的事就不是难事!
在郑州高新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更要突出“高”“新”特点。党建引领除了在社会层面开展外,更要围绕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展开。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释放创新人才的最大潜力。目前,郑州高新区汇聚了郑州市69.7%的高端创新人才,初步形成了两院院士、中原学者、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等组成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郑州高新区主动走进并全面了解高端人才、科研人员的诉求,聚焦问题,形成专案,认真研究后拿出解决方案,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我为群众办实事”要坚定不移地为群众办实事,而企业的事情同样也要办,而且要办实、办好。目前,郑州高新区集聚了郑洛新自创区郑州片区76.2%的高新技术企业、6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另外,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总部设在郑州高新区”“分部或分公司设在郑州高新区”两种类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郑州高新区贯彻落实省市区“万人助万企”活动方案,大力推行走访调研,主动了解郑州高新区在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找差距、补短板。
高擎旗帜
——不忘初心干劲足
“郑州高新区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人的‘来时路’,让信仰成为‘心中灯’,激发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照亮‘高’‘新’事业发展之路。”张红军表示,出彩的党建工作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的激情,能够推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郑州高新区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近67万人,工作人员只有900多人。人手少、工作强度大,“白+黑”“5+2”是常态,工作人员基本不着正装,运动服特别是运动鞋几乎成为“标配”。
眼下,郑州高新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惊人的“郑州速度”改写着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版图,也展示出郑州高新区不畏艰难,奋力开拓进取的坚韧和自信。张红军表示,作为国家高新区,郑州高新区要高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旗帜,融家国情怀于不懈的奋斗之中,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功成必定有我”的劲头与历史担当,勇担使命,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奉献更多高新智慧,贡献更多高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