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5日
第A12版:双创动态

襄阳高新区:创新转型转出发展新天地

  ▶ 王亚雯 周俊 李雨龙

  今年一季度,襄阳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00.9亿元,不仅总量位居襄阳市第一,而且比去年同期增长111.4%。这个因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发展而来的高新区,如今已经走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多年来,襄阳高新区坚持不懈抓产业转型升级,从依托整车招零部件企业,到依托汽车产业链再招整车;从依托汽车产业,到一个龙头六大支柱共同发展。目前的园区发展更加有质量、更加有速度、更加可持续。

  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以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从2000年,回天胶业开始涉足建筑、高铁、装备制造用胶等多个领域。从2012年到2017年,该公司用5年时间,成功研发出跨江跨海大桥等众多高端用胶。今年,回天胶业的产品成功打入苹果、华为、中车等中外知名企业,打破国外垄断地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两成。

  这两年,随着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各大钢铁集团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博亚精工看准高端产品领域的“蛋糕”,凭借创新推出的新一代液压螺母、液压泵,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多年来,中国精密零部件一直依赖进口,缺少自主创新的“航母舰队”。实现相关器件的进口替代,已迫在眉睫。博亚精工作为高端板带成形加工装备制造商,坚持精品化战略,专注定制化高附加值型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数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进口替代能力及范围不断扩大。

  博亚精工的创新发展只是襄阳高新区企业的一个缩影。当地对转型发展的规划不单单停留在优化产业结构上,还体现在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进入上,例如湖北微伞医疗科技,眼下他们生物样本库的储存量已达1500万份。与此同时,湖北微伞医疗科技还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了湖北景肽药业。眼前这款治疗肾病的特效药,已进入了实验阶段。

  如何让襄阳经济的“火车头”开得更快更稳?针对缺少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缺少源头创新的短板,从5年前开始,未雨绸缪的襄阳高新区就推出“521”人才计划,5年来,已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1000多人。有了政策的倾斜、人才的支撑,今天的襄阳高新区,创新研发动力持续高涨。

2021-07-05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3234.html 1 襄阳高新区:创新转型转出发展新天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