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第A35版:创新园区 咸阳

咸阳高新区:蹄疾步稳开新局 勇毅笃行立新功

  咸阳高新区

  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破土动工。

  陕西省内国家高新区联合推行政务服务“省内通办”。

  国家高新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遵义。

  国家高新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井冈山。

  咸阳高新区组队参加咸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歌会。

  “铭记历史争朝夕 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淳化爷台山。

  ▶  张鑫  本报记者  戈清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咸阳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排部署,迅速谋划安排,深入动员部署,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求真务实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永不停息的精神、大干苦干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蹄疾步稳开新局,勇毅笃行立新功,为推动咸阳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一路向“阳”贡献高新力量。


  咸阳城西,热潮涌动。

  今年一季度,咸阳高新区新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83.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88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新开工5个,总投资1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亿元。

  4月初,西安高新区、咸阳高新区在做好“跨区通办”的基础上,会同宝鸡高新区、杨凌农业示范区等7个陕西省内的国家高新区联合推行政务服务“省内通办”,为陕西省内国家高新区企业、群众“异地办、就近办”提供更加有力的“高新”服务。

  4月13日,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周期5年的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破土动工,项目主要打造集科研、办公为一体的智能化新型示范区,将成为承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研成果就近就地转化的核心区。

  6月16日,咸阳高新区举行医药企业入园签约仪式,华道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研发和生产转化基地、陕西金象制药有限公司升级扩产、陕西天润药械有限公司3个项目分别进行了签约,签约总金额19亿元。

  同日,秦创原(咸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在咸阳高新区举行。此次活动共签订项目10个,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领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咸阳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咸阳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安排部署,迅速谋划安排,深入动员部署,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求真务实的作风,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永不停息的精神、大干苦干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蹄疾步稳开新局,勇毅笃行立新功,为推动咸阳新时代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一路向“阳”贡献高新力量。

  汲取百年党史智慧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靠什么实现?

  关键在党的领导,关键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咸阳高新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咸阳高新区迅速谋划安排,深入动员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3月2日,咸阳高新区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召开,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并及时印发《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

  4月30日,咸阳高新区全体党员约100人赴安吴青训班革命纪念馆开展“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5月14日,咸阳高新区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非公企业党支部党员代表观看重大党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第一大案》;

  6月11日,咸阳高新区管委会组织党员干部赴爷台山战役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争朝夕 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

  不仅组织高新区内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咸阳高新区还联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发起“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国家高新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采访活动。

  4月22日,启动仪式从浙江嘉兴启程,5月19日走进井冈山,6月16日走进遵义,7月还将走进延安等革命老区进行采访拍摄,用微视频的方式探寻红色印记,沿着红色足迹重走信仰之路,用镜头展示党的光辉奋斗历程,以及国家高新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们定期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目的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赓续百年红色基因,凝聚磅礴伟力,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干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为民解难、为企排忧,不断提升工作能力、践行为民初心,持续推动咸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为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一路向‘阳’贡献高新力量。”咸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景雪峰表示。

  在这一理念引导下,咸阳高新区联合咸阳市融资担保公司为园区内面临融资难题的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主动上门问需,力争全年帮扶中小企业4户以上,解决融资额1000万元以上,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员工就业稳定。全力协调解决咸阳高新区内企业的管理层及骨干员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确保秋季如期就读高新存志学校,打造链式服务,让各方人才在园区暖心扎根。管委会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区内20余户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就企业发展面临的需要政府层面协调解决和支持帮助的具体问题,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及时解决。协调公交公司延伸20路公交线,优化27路公交线和60路公交线,方便企业和群众出行,让群众出行更舒心,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筑牢制造业压舱石

  稳住经济基本盘

  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近年来咸阳高新区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依托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这一电子显示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咸阳高新区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围绕冠捷科技、虹宁玻璃、峻凌电子等35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点发力、优化服务,逐步实现电子显示产业链不断发展完备、集聚效应显现、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

  数据是对这一做法的极好诠释:2020年,彩虹光电公司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1400万片液晶面板销往全球;冠捷科技平均每20秒生产一台电视机,全年生产销售整机33万台,产值达20亿元,同比增长22%,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

  随着2020年国家火炬咸阳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咸阳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已聚集步长制药、修正药业、康惠制药、摩美得等国内外知名药企,下一步将全力打造中医药产业要素富集区,力争3-5年实现园区年产值突破200亿元,户均产值2亿元以上,将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为集现代中药研究、加工制造、产业孵化、医药物流配送、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展示等一体化、特色鲜明的中医药综合产业示范区。

  2021年年初,咸阳高新区拿出750万元重奖在2020年实现产值和效益稳定增长,为园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9户规上企业,用真金白银树牢支持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激励企业克难攻坚、创新发展。

  目前,9户企业共实现工业产值162亿元,单户企业工业产值达2亿元以上,同比增速平均保持在37%以上,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顶梁柱和排头兵作用。

  着力推进“两链”融合

  加快建设创新创业高地

  咸阳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高新制造”向“高新创造”转变,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2020年,咸阳高新区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1家,新增省级技术中心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

  占地3000平方米的筑梦创享空间二期投入使用,举办科创咸阳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峰会等双创活动5次,以多种方式提升咸阳高新区创新创业氛围。

  以产业综合体为代表的西部智谷、启点科技城、传统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其中西部智谷建成投用厂房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0家,传统示范园建成投用厂房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家,积蓄了一批好项目,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后劲。

  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促进产业链现代化、高端化、产业基础高级化是化危为机的关键一招。咸阳高新区与西部创新港一河之隔,南岸科研、北岸产业,随着高新大桥今年4月底便桥建成通车,咸阳高新区将直接与西部创新港联通,9月份将承接3000名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来咸阳高新区工作生活,为西安交大教学科研及人才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与支持,共同打造西部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示范区、校地合作模式的“新样板”。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咸阳高新区不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立足“放管服”改革,围绕行政审批改革模式新需要,政务大厅增设服务窗口10个,总服务窗口达到26个,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

  目前,咸阳高新区共承接275项行政审批事项,邀请进驻办理55项公共服务事项,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累计受理、办理各类事项5121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3%。

  挂牌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制定“双包一解”大走访方案,认真听取区内37个重点项目、56户规上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等意见和建议,2020年共走访企业365次,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问题100多个。

  疫情期间,咸阳高新区为企业落实政策补贴5000多万元,减免房租、税收2500多万元,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将疫情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咸阳高新区高科公司作为陕西省首批、咸阳市首家供应链融资核心企业,已于2020年12月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完成了首笔线上业务,极大程度地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对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助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2021年,咸阳高新区将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路向“阳”为导向,以“百企进咸投资兴业”“金秋招商季”签约项目落地为抓手,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力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园区形象。推进咸阳高新区建设,力争实现“3年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招引100家电子信息企业”的“双百目标”。加快区内棚户区改造步伐,着力引进一批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转型升级示范园、启点科技城、西部智谷等产业地产开发,围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落户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先进的小微企业,打造“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按照陕西省和咸阳市的要求,积极对接交大创新港,承接科技成果项目转化。

  创新金融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制定出台企业上市相关政策,加快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步伐;积极与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以财政资金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和企业贷款增信手段,重点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统筹整合融资平台资源,提升高科公司等平台公司的市场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力引进银行、担保、保险、信托、抵押、租赁等金融机构和产业基金、风投基金、私募基金、天使基金等投资机构。

  强化项目支撑,打造高端产业。按照“项目带动区域发展,区域吸引项目落户”的发展理念,高端化规划、高标准建设产业。围绕三大产业,创新招引思路,由生产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逐步将电子显示产业升级为柔性电子产业,医药产业升级为高端健康产业,新型合成材料升级为新材料产业。

  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发挥双创载体作用。新增双创载体至少1万平方米,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设立人才引进奖励基金,重点引进国内外基础研究领域的重量级人才、行业领域的领军人才、懂创新善创业精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依托西部创新港,全面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加快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项目建设,促成西安交大研究成果在高新区转化。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大秦古都咸阳正以老秦人的拼劲、韧劲,新咸阳人的创新干劲,全力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为推动咸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2021-06-28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3203.html 1 咸阳高新区:蹄疾步稳开新局 勇毅笃行立新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