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近日,经全国博管办备案批复和天津市人社局批准,天津滨海高新区再添9家博士后科研平台。其中,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九再生医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博士后工作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对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多方的优势和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培养和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需委托高校、科研院所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既能加快企业发展,又能为博士后提供实践机会,特别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平台,更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天津滨海高新区自2001年起,在人社部批准下正式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多年来,天津滨海高新区坚持政策引领、总站赋能、平台联合、招育联用的原则,采取总站下设工作分站与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管理、培养模式,已陆续设立4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80余人,居天津市前列。为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平台“引育留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天津滨海高新区充分利用天津市“海河英才”和天津滨海新区“鲲鹏计划”的政策叠加优势,在企业申请建站、引进博士后人才和留用博士后人才等方面均有扶持政策,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培养、留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加速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下一步,天津滨海高新区人社局将着眼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集聚水平,发挥好博士后工作站的人才蓄水池作用,加强博士后科研平台的管理和服务,着力形成政府部门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各方面协调配合的多元化发展机制。通过构筑校企合作通道,充分发挥博士后人才在高新技术开发、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使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天津滨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