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叶伟)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提出拓展能源领域5G应用场景,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5G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支撑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是,未来3-5 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研制一批满足能源领域5G应用特定需求的专用技术和配套产品,制定一批重点亟需技术标准,研究建设能源领域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防护体系,显著提升能源领域5G应用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大任务,包括进一步拓展能源领域5G应用场景、加快能源领域 5G专用技术研发、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在进一步拓展能源领域5G应用场景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研究面向智能电厂的5G组网和接入方案,开展电厂5G无线网覆盖建设,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以需求为牵引,搭建适应电厂复杂环境的全域工业物联网和数据传输网络;探索 5G网络切片服务租赁、电力基础设施资源与通信塔跨行业资源共享等商业合作模式,形成一批“智能电网+5G”典型应用场景等。
在加快能源领域5G专用技术研发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研制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一批场景配套专用技术和产品;研究建立能源领域5G应用技术标准体;推动能源领域5G应用技术测试验证;支持建设5G应用相关技术创新平台。
在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鼓励电网企业与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等加强合作,通过电力塔杆加挂通信天线和光缆,以及共享电力光缆、纤芯、变电站站址等资源,支撑电信运营商节约、高效建设5G网络;依托先进密码、身份认证、加密通信等技术,研究适用于能源领域5G应用场景下的用户、数据、设备与网络之间信息传递、保存、分发的信息通信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