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7日
第A3版:热点

“持证上岗” 无人配送赛道或将迎来爆发

  图片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本报记者 刘琴

  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发布,同时京东、美团、新石器成为国内首批获得无人配送车上路资质的3家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持证上岗”。

  会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首批无人配送车企业颁发了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实现了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新产品管理政策的又一次创新突破。这意味着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将给无人配送车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合规上路需政策保驾护航

  无人配送车辆是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重要应用。“目前,国内各省市还未有针对无人配送车的系统性管理政策,整体上企业还处于封闭半封闭园区进行测试的阶段,行业对无人配送车获取路权充满期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孔磊说。

  今年4月,结合“两区”建设精神,北京市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先行区范围内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主动开展针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性监管措施,《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出台。

  “实施细则参照非机动车管理规定,以车辆编码的颁发为核心进行针对性测试验证,对通过测试的新产品给予相应路权,突破了无人配送车受现行法律法规限制无法上路的难题。”孔磊说。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实施细则首次规范了无人车的保险类型、出险范围和保额等,对无人配送车尺寸、载重、速度、动力等技术和检测指标进行了标准规范,按照车规级进行安全性要求,为下一步无人配送车发展奠定基础。

  安全监管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最受关注,但要通过道路测试来验证自动驾驶的安全困难也不小。

  业内专家表示,从统计学看,要证明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比人的驾驶安全性能提升20%,需要110亿公里的道路测试数据,要获得这些数据仅仅通过几百台测试车是不可能的。

  安全行驶作为无人配送车开展相关活动的前提条件,该如何对无人配送车上路运行进行安全监管?

  “为避免无人配送车这种新型道路参与者影响其它交通参与者的通行效率及行驶安全,我们联合交管部门对车辆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严格要求,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范围内开展相关活动的测试车辆,必须经过国内或国外检测机构针对相关要求的合格性检测,并获得车辆功能和性能相关报告。”孔磊介绍说。

  在无人配送车上路时,如何保障安全?孔磊介绍,当无人配送车接近视野受限的弯道或交叉路口时,应发出灯光或声音提示信号,提示其他交通参与者;此外还要求车辆的行驶速度不大于15千米/时,运营初期每辆测试车辆应配备现场驾驶人和远程驾驶人。

  同时,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还对无人配送车的道路通行、交通规则和行车规则进行了规范要求,例如除前方车辆、路况异常,正常情况下禁止无人车借道超车和倒车。

  截至目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在公开道路、产业园区、景区以及特定场景投放了一定数量的无人配送车。“未来,我们将结合居民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逐步扩大无人配送车的部署规模,尝试多种商业模式,常态化提供便民服务。”孔磊说。

  无人配送赛道或迎来爆发

  当下,物流配送已是刚需。根据现有快递、外卖单量及增长趋势预测,未来5年行业将迎来日均配送10亿单的巨大挑战,无人配送车将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根据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采取自动配送。而一览众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速自动驾驶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9万辆,其中物流配送领域将达到8万辆,为最大的应用市场。

  此次,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国内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持证上岗”,无疑为未来无人配送车更大范围的合规上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表示,示范区前瞻性的管理政策将给无人配送车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落地带来更多空间和机遇。

  未来,无人配送车作为新形态道路交通参与者,在物流配送、零售、安防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此次无人配送车管理政策发布后,将解决此类新产品在监管和标准层面的双重空白,催生一大批新型无人经济业态,极大改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格局。”孔磊说。

2021-06-0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2941.html 1 “持证上岗” 无人配送赛道或将迎来爆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