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伟
青岛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转作风创一流当排头动员会暨“项目落地年”观摩总结会精神,围绕项目落地迅速跑起来、动起来、干起来,迅速掀起“抓大项目、大抓项目”建设热潮,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以高质量的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青岛高新区紧抓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实体立区、产业强区”,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本钱,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紧盯主导产业方向,主动跑出去争项目、抢项目,加大头部企业招引力度,不断建链、补链、强链,新引进项目200个以上,总投资300亿元以上;紧抓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政策咨询、投融资、技术支持等服务,提升企业网格化服务水平,深化“拿地即开工”改革和“标准地”供给,加快蔚蓝生物动保工程项目、高测高精密数控装备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工赋青岛”行动,推进中国移动青岛数据中心二期建设,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不断提升“数字高新”“智慧高新”建设水平。
青岛高新区紧抓创新驱动不止步,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引领产业,以产业支撑创新;建立“揭榜挂帅”制,鼓励大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0亿元;依托康复大学加快科教产融合园区建设;开展好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强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新认定“专精特新”、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等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7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家;深化“人才特区”建设,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专家10人,本科以上人才7000人;依托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欧盟项目创新中心(青岛)等平台,链接更多高端创新要素。
青岛高新区紧抓功能配套不松劲,打造教育高地,做好康复大学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中欧国际城初中等如期启用,加快北京、上海优质教育资源落地;打造生态园区,突出时尚感、科技感,对道路、景观、绿化等进行深度提升,打响“枕河听海、九水一区”的生态品牌,争当青岛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打造品质城区,围绕宜创宜业宜居,加快首创奥特莱斯、金茂览秀城等商服设施以及东方伊甸园等配套设施建设。
青岛高新区紧抓队伍建设不懈怠,大力倡导勇争第一、唯旗是夺,深入思考、扎实行动等7种机关文化,“靠上、拼上、豁上”,把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加强项目调度,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观摩”制度,领导干部顶格协调、带头攻坚,提供高效服务、化解项目难题,形成“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投产”的良好态势;强化考核奖惩,用好“四个维度”考核办法,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收入、评优评先等挂钩,激励广大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