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函 任飞
聚集了1268家在营非公企业、239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泰安高新区,拥有国家矿山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国字号”名片,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近年来,泰安高新区紧紧围绕“高质高效发展、争先进位升级”这一总体目标,坚持一手抓服务企业发展,一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新新向党·新新向荣”非公企业党建品牌,让红色引擎领航泰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新新”向党
找准定位精心把脉
“泰安高新区承担着泰安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实体经济、泰城南展的责任。非公企业是推动泰安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始终坚持‘党建做实了是生产力,做强了是竞争力,做细了是凝聚力’的工作理念,把非公企业党建抓实抓好。”泰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斌说。
针对辖区内“非公企业集中、青年人才集群、创新活力集聚”的特点,面对非公企业党建统筹协调难、党组织组建难、发挥作用难、拓展服务难等实际,泰安高新区立足于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摒弃“政府是企业的领导”这一观点,从企业的视角出发谋划企业党建工作,从青年的角度出发推动企业党建工作。新区创环境,企业抓发展,泰安高新区全力打造“新新向党·新新向荣”非公企业党建品牌,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新新向党·新新向荣”即区内新经济组织在高新区党工委的带领下,同心向党,携手并进,融合双赢,共同实现发展欣欣向荣。具体实践中,泰安高新区通过创新思路建机制、创新方法抓覆盖、创新载体强效能的“三创工作法”,把党建工作融入服务企业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增强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
“新新”相联
创新机制精准发力
泰安高新区把企业聚集的经济要地作为党建高地来抓,构建区党工委—企业党委(园区党委)—片区(产业链)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的四级组织体系,并在泰安高新发展集团、泰安高新建设集团成立党委,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深度融合,形成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业务主管单位、产业集聚园区和有关镇街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和整体合力。
泰安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园区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等10余个专项文件;落实包保联系企业制度,区直、镇街党员领导干部共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78个,累计派驻9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瓶颈问题167个,真正让党建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力。
泰安高新区开展“党建惠企”专项行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制作涵盖7大项优惠政策的服务手册,指导帮助非公企业做好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用工保障等惠企政策落地。2021年,泰安高新区集中兑现政策资金总额2.9亿元,其中大笔金额达2017.7万元。近3年,泰安高新区累计拨付200余万元非公党建专项经费,用于培树蒙牛乳业、泰盈科技等20个非公党建示范点。
“新新”相融
创新方法精准施策
对规模以上企业,泰安高新区采取“梯次培育、重点突破”,实行党员骨干—班子成员—企业负责人(出资人)梯次成长计划,常态化开展“企业家联谊会”“书记沙龙”等活动,精心培育“实力派”,实现规模以上企业100%建立党组织。
对科创型企业,泰安高新区采取“链条联动、龙头引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8条成熟产业链上,泰安高新区以“1+X+N”的形式——由1家龙头企业牵头,X家链上企业党组织参与,N家未建党组织的链上科创型企业加盟,组建覆盖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党建联盟。
对小微企业,泰安高新区采取“融合共建、区域兜底”,开展“双覆盖双增强”集中攻坚行动,通过“进街扫楼”“进楼扫企”,建立党建联合体,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小微企业与地域相邻单位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新路子,破解了小微企业党建覆盖难的问题。
汇氏环境是泰安高新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之初,该企业3个合伙人分别属于3个不同党派,很多工作找不到融合点。园区将他们纳入到产业链联合党支部里,有活动组织包、有困难组织帮,慢慢理顺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培育了一批新的党员,让公司有条件单独组建党支部,推动了党建和企业发展整体跃升。
“新新”向荣
创新载体精心服务
泰安高新区以园带园,开展“园区共建提升”活动。泰安高新区以抓园区为突破口抓非公企业党建,在高创中心、星火科技园、泰山智慧谷三个成熟园区中,开展“三园共建 聚力提升”活动,实施“红色堡垒建设”工程。截至目前,泰安高新区共建成“红帆领航、蓝海创新”“红聚惠谷、望岳攀登”等4个综合党群服务中心品牌和112个社区、企业党建活动阵地。
泰安高新区“以岗带岗”实施“一线先锋”行动。泰安高新区在非公企业中常态化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比作为”的“两亮一比”活动,引导党员亮出身份和承诺事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泰安高新区非公企业党员主导完成各类技改项目30余项,创造经济价值超4亿元。
泰安高新区坚持“党管人才”,在泰山智慧谷党委成立人才孵化党支部,第一时间让高端人才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截至目前,泰安高新区共培育引进省级以上专家及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397人。
“旗帜火红,于今更艳;高山景行,于斯更盛”。通过党建引领,泰安高新区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双创”活力,非公企业由最初的个位数,增至1268家;地方财政收入由1998年的728万元增至2020年的21.1亿元。
泰安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鹏表示:“非公企业是泰安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未来,泰安高新区还将进一步加大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使党建与非公企业发展互促共赢、同频共振,充分激发非公企业和企业园区的发展活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