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7日
第A12版:创业英雄

蔡福水:高分子材料领域的 “追光者”

  ▶ 张海军 凌琦媛 本报特约通讯员 郭文晨

  偏光片是传统LCD液晶显示器成像必备的光学元件。不过,我国偏光片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自给率不足9%。多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祥福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蔡福水带领团队一直大规模投入研发偏光片产品,解决“卡脖子”难题,成为国内众多一线品牌显示屏的上游供应商。

  学金融 却对高分子材料感兴趣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片。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上,组成总厚度1毫米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不能显示图像。

  蔡福水大学时学的是金融,却对高分子材料更感兴趣。他于2008年成立祥福兴,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偏光片被视为光学行业的“芯片”,它是将聚乙烯醇(PVA)膜和三醋酸纤维素(TAC)膜经拉伸、复合、涂布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蔡福水说,作为面板的核心材料,偏光片决定了面板显示质量。而偏光片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门槛高的行业。随着国内面板企业崛起,偏光片的需求越来越大。

  2013年起,蔡福水与华侨大学陈国华教授团队一起对偏光片的未来需求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究。2015年,他们签署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在石墨烯偏光片技术上进行合作研发。

  研发出石墨烯偏光片

  为了研发偏光片,蔡福水常常泡在实验室里,盯着各种实验数据。公司同事说,蔡福水有时做实验会持续到凌晨5点,“天都亮了,董事长还在看着实验数据兴奋着”。

  要是研发遇上瓶颈,有时蔡福水会急得想哭。蔡福水说,每次实验,各种材料的成本往往都是上万元,如果没有成果,钱就打水漂了,能不急吗?

  “整个研发直到2017年才有眉目。”蔡福水说。2017年,祥福兴的“光电显示用石墨烯偏光片产业化项目”列入福建省发改委石墨烯科技专项,并获得350万元资助。之后,关于石墨烯的多个偏光片技术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包括抗静电型偏光片、超薄高柔性偏光片、水汽阻隔偏光片等。

  祥福兴是国内唯一在做石墨烯偏光片的企业。防水是石墨烯偏光片的一大优势,比如用笔记本电脑时,如果水洒到屏幕上,液晶屏上往往会出现黑点。这是因为水透过偏光片渗入屏幕里。而石墨烯偏光片就像荷叶一样,水洒上去,会形成一粒一粒的小水珠,不会渗入。除了防水,石墨烯偏光片还有抗蓝光、抗静电等多种特性。

  除了研发偏光片产品外,蔡福水带领团队还设计出成套的偏光片生产设备。他介绍,如果购买外面的设备,需投入上亿元,而祥福兴自己研发设备,一条生产线的建造成本大概只需2000万元。

  “当初,我们为了找厂房,也是费了一番周折。幸亏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地点,还预留出第二条生产线空间。”

  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在国内,很少有民营企业涉足基础高分子材料研究。因为这样的研究,既费时又费钱,投入大,还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回报。这些年,蔡福水和他的团队在偏光片领域的研发、设备投入超过5000万元。有人劝他不要这么执拗,蔡福水却说,这个行业前景很好,他愿意在这个领域继续耕耘。

  “除了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屏外,汽车电子、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工控类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屏,也都需要偏光片。”蔡福水说,偏光片的需求来自液晶面板行业的扩张,尤其是超大尺寸电视需求旺盛,使得高端偏光片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偏光片国产化比例不到9%,可见国产偏光片未来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2021-05-1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2643.html 1 蔡福水:高分子材料领域的 “追光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