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0日
第A1版:封面

长株潭国家高新区上演“连城诀”

  ▶ 王娜  本报记者  张伟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又有新动作了!4月29日,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高新区“桃园三结义”,在长沙举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横跨三地的国家高新区“联盟”正式成立。

  三方将在长株潭一体化区域合作框架下,以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链有效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政策配套协同、人才服务协同、对外开放协同五大合作领域,全力推动协同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

  其时已至  其势已成

  从1984年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到2020年湖南省发布《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再到2021年全国两会,“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长株潭都市圈从“区域规划”升级为“国家战略”。

  纵观长株潭三家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各有所长。此次合作缘于先发优势,也是实力使然。

  长沙高新区在工程机械产业,尤其是整机制造上优势明显,以中联重科为代表,形成了以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环卫机械、装工机械为龙头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株洲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信创工程产业强势崛起,新能源产业链集聚220余家汽车产业企业,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信创工程产业链已聚集以湖南长城为龙头的产业链企业400余家。而湘潭高新区,则在电机电磁驱动产业集群发展上已成气候。

  这些特色产业,相关却不重叠,有着天然的粘合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和关键,也是三方最迫切的合作之需。未来,三地将突出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信创、人工智能及传感器等共性的产业定位,积极组建产业联盟、创新联盟、行业协会等平台,引导三地企业在产品互购、产能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支持企业产品在质量、价格、性能同等条件下优先跨区采购,联合举办或承办重大节会等模式,提升三区产业能级和创新创业能级。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长株潭三家国家高新区正以兄弟抱团之势,一起寻求更大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合则强  孤则弱

  高质量发展,长株潭三家高新区从不甘人后。如何在新时代加速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聚焦“三高四新”战略,为“十四五”开好局?三家高新区表示,将通过定期进行高层会晤、分管领导协商、常态化联络、企业定期互动“四联机制”,推动一体化发展目标责任化,任务清单化,清单项目化,工作节点化,确保每月有新进展、每季有新气象、每年有新变化。

  “长沙高新区将倍加珍惜融城创造的发展舞台和广阔天地,以此次协议签订为契机,在政治站位上再上新高度,使命共担‘一条心’;在工作推进上再加新力度,发展共推‘一体化’;在服务保障上再升新温度,联动共抓‘一盘棋’。深化合作、携手共进,全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和都市发展圈,与时代同频共振,同向而行。”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表示。

  “合则强,孤则弱,唯有竞争合作长株潭才会走得更远。”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周建光希望,未来在三区携手过程中,能更好地用一体化的思维谋划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合作,更好地推动更多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共享,人才政策互认和服务联动;更好地实现开放合作,依托各自产业优势,联动互补,为长株潭产业集群建设注入更为强劲的动能。

  湘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游志华表示,三家高新区深度协同合作是着力做实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有力举措,三方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难得的发展机遇、强烈的现实需要。湘潭高新区将以自身优势助力三地协同发展,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加快长株潭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携手推动长株潭三家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05-10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2578.html 1 长株潭国家高新区上演“连城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