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03日
第A5版:创新园区

由“园”到“城” 松山湖科学城再启新征程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奠基石揭幕亮相。

  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东莞专项集中签约。

  院士专家受聘担任松山湖科学城顾问。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发展中的松山湖科学城

  ▶  冉雪梅 本报记者 罗晓燕


  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在广东省东莞市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

  从昔日的“荔枝林”到今天的科学城,20年来,松山湖科学城一步一台阶,一步一进阶,俨然成为一座城市创新发展“蝶变”的范本。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松山湖科学城将在更高起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科技共山水一色!4月22日,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奠基石揭幕亮相,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宣告全面启动。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18位著名院士专家受聘担任松山湖科学城顾问;8家科技企业牵手中科院系统,推动一批高新技术转化落地……以全面启动为起点,松山湖科学城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将在更高起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总投资超千亿元

  松山湖科学城迈入发展快车道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也是全国第四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成为承载国家科技战略的新平台。东莞提出,要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松山湖科学城围绕科研基础、城市配套、民生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1172亿元(不含产业投资项目,其中“十四五”期间总投资超千亿元)。

  活动期间,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启动,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其中,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重点聚焦物质科学、先进工程、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理学、金融等6个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预计2023年招生办学。

  “大湾区大学要充分利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各类科研平台、创新平台、高新企业多的优势,加强教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把大湾区大学打造成融合各类资源的创新高地。”受聘为大湾区大学创校负责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表示。

  同一天奠基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立足大湾区产业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对于东莞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有着重要的带动支撑作用。

  在城市功能配套方面,松山湖科学城将高标准规划北部中心、中心城区、科研与创新服务区;科学大道东莞段动工建设;科学岛、未来学校、悦榕庄、国际会议中心、东莞市儿童医院、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配套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超千亿元投资先后落地,将推动松山湖科学城迈入发展快车道,进一步建设大设施、运行大平台、集聚大学者、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成为引领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未来的松山湖科学城,将呈现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风貌。” 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松山湖科学城规划“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大装置集聚区为核心区,布局大学院所、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产业、莞深科技成果合作“四区”,实现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首聘18位院士

  借智“最强大脑”构建一流人才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高水平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松山湖科学城还聘请一批院士、专家、学者担任松山湖科学城科学顾问。

  4月22日举行的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活动上,赵忠贤、李国杰、何镜堂、陈新滋、田刚、陈和生、王恩哥、孟建民、俞大鹏、汪卫华、方忠等在国内外声誉卓著的院士都接到了一张“顾问聘任书”,担任松山湖科学城的首批科学顾问。

  此外,首批科学顾问还包括李德仁、方滨兴、高松、金红光、王贻芳、徐涛、邵新宇等知名院士专家。

  未来,松山湖科学城的科学顾问将对松山湖科学城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高水平的咨询意见和建议,以“最强大脑”共同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供一流智力支持。

  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目前松山湖各类人才突破9.9万名,拥有双聘院士16名,另有33名院士通过项目合作等特聘方式在园区开展科研工作,拥有的国家级人才达68人。高水平、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队伍,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为营造更优更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松山湖科学城积极完善多元化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根据《松山湖科学城人才社区建设规划》,近期,松山湖科学城将聚焦中心区创新活力社区、西部国际科教社区、南部滨湖未来社区等三大示范社区建设,推出总建筑规模约70万平方米的人才房,预计3年内完成住房建设5000套,5年内完成近10000套。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这里将散发更强劲的“磁吸效应”,吸引更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新创业者。

  每年5000万元

  携手中科院助力高质量发展

  “启动3年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人才队伍量质齐升,朋友圈不断开放扩大,科研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卓有成效。”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表示,创新、开放、交叉、汇聚是国际科技发展和竞争的大势所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的全面启动,给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注入了强劲发展信心,对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增添了强大助力。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同时也是松山湖科学城“四梁八柱”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该实验室研究成果先后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及2020年度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近期,该实验室研究团队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又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部件的先进激光镀膜设备,将国产超导薄膜应用技术推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东莞在科技创新以及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离不开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高水平创新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众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先后在东莞落地,32个中科院系统创新团队落地东莞,集聚科研人员超千人,同时有众多科技成果在东莞实现转移转化。

  为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院属单位的科技合作,更好地引进中科院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东莞特别设立了“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东莞专项”,东莞市财政将每年安排5000万元预算,每年聚焦两三个技术领域,重点促进中科院相关领域院属单位与东莞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攻关、集成应用、工程化示范和产业化推广。

  活动期间,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的“基于数据驱动的高端制造业生产设备故障诊断及预测研究及应用”项目,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科研合作的“医用级可降解镁基金属的规模制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8个创新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未来将进一步助力松山湖科学城高质量发展。

  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原始创新高地

  引人瞩目的松山湖科学城今后到底长啥模样?

  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时间表”可见一斑:到2022年,全面完成建设布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50年,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建成,跻身全球著名的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4月21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政策发布会举行,详细解读东莞市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正式发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松山湖科学城科学功能规划》《松山湖科学城空间总体规划纲要》,为全面启动做足了准备。

  松山湖科学城是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若干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为激发科创活力,今年3月,松山湖管委会印发了《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从加强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等方面,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发布会上,松山湖管委会还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莞分行等10家银行及信托机构共同签署《支持和服务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规划合作协议》,综合金融支持额度达3800亿元,为科学城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一片“荔枝林”到一座“科学城”,20年来,松山湖高新区“一张蓝图干到底”,俨然成为一座城市创新发展“蝶变”的范本。

  “松山湖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是由高新区到科学城的发展阶段。”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迈入新阶段,松山湖科学城将承担起新的使命,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

2021-05-03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2516.html 1 由“园”到“城” 松山湖科学城再启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