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轩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幼君
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链之一,厦门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经过30年发展,已具备雄厚实力。今年第一季度,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实现产值223.66亿元,同比增长14.6%,完成量占厦门市的69.9%,其中整机、服务器及监视器出货量位居全国前列。
这一产业是如何发展的?时间回到1998年,正值改革开放20周年,美国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决定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戴尔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基地,这也让厦门拥有了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电脑制造业。为了留住戴尔,厦门火炬高新区提供了许多细致入微的服务。例如,把厦门火炬高新区办公楼新的办公室让给戴尔,帮助其尽快开张;把戴尔工程的备用电和厦门机场的备用电放在同一套系统,保证工厂不受停电影响。
2001年,创业3年的戴尔厦门工厂迎来丰收:当年,戴尔厦门实现了电脑产量100万台,成为戴尔在全球产量最大的工厂之一。此后,2005年累计产量达 1000万台、2009年累计产量达3000万台、2011年累计产量达5000万台……现在,戴尔每年在厦门的出货量超过千万台。同时,戴尔厦门作为戴尔全球首个具备服务全球客户能力的运营基地,已成为其在全球效率最高的客服中心之一。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创业23个年头的戴尔厦门,不仅是领跑厦门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链的第一大力量,也见证了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的日趋完善。在戴尔这一“掌门”级企业的带动下,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发展迅猛,聚集了包括戴尔、松下、建松等上百家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产业的规模企业。
2020年4月,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火炬湖里园的浪潮(厦门)产业园正式投产。这是一座高度智能化、透明化的现代制造工厂,已建成两条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产线,预计可实现年产60万台PC终端。浪潮(厦门)产业园的投产不仅壮大了厦门火炬高新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的规模,还填补厦门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整机制造和系统软件研发领域的空白。
得益于厦门的良好营商环境及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创立以来,凭借“云+端”视频会议、IP语音通信及协作解决方案等领先企业通信技术和产品,逐步成长为面向全球通信上市公司,并与微软等国际品牌达成了长期深度战略合作,产品行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掌握全球智能路由、智能消噪、隔音罩、实时字幕转写、六米全双工等国际领先的音视频及网络通信核心技术的亿联网络,成长为“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重要企业。
在厦门火炬高新区,还有宸鸿科技进军5-6英寸的中阶智慧机触控面板市场,主攻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赛凡信息用两年时间研发出国内尖端的“NAS分布式集群系统”存储设备;雅迅网络从初创的2.5万平方米发展空间到被认定为厦门市惟一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如今,厦门火炬高新区已形成以计算机整机、手机、数码相机定位导航等产品为龙头的一批集成制造产业,聚集一批基础元器件、配套件、外部设备、IT服务等配套及产业链延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