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妍
日前,青岛金茂览秀城项目计划开业时间从2023年5月提前至2022年底的消息引来青岛市民的广泛关注。
该项目能够提前开业是项目建设方奋勇争先的真拼实干,同时也是青岛高新区坚持服务前移、严格监管,实施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的必然结果。
自开年以来,青岛高新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抢时间、抓进度,首季度有21个新项目集中签约,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1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总投资约490亿元,项目建设开局良好。
主动靠前对接
促进项目落地
为推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青岛高新区建设部各部门脚不沾地与时间赛跑,主动靠前对接服务,将“店小二”的角色做实、做细,让服务跑在项目需求前。
通过积极主动对接康复大学、康复中心、市民健康中心、青岛眼科医院红岛扩建工程等项目方,青岛高新区建设部提前研判影响项目推进的因素,协调解决临水、临电接入以及项目与外围市政配套衔接等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日前,康复大学26栋单体进入正负零以上施工阶段,13栋单体主体封顶,康复中心完成主体施工,市民健康中心建设工程一期也完成招标工作及桩基础施工许可,市民健康中心项目二期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入桩基及基坑边坡施工阶段。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建设部提前谋划,深入研究,加快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围绕康复大学建设,压茬推进经二路、龙海路、安和路3条配套道路建设,完成软基处理工作,进入桥梁基础施工阶段;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康复大学产业园,构建以康复医疗为核心,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的产业链;依托世茂璀璨天樾、卓越嘉悦、海尔君玺、碧桂园翡翠城、鲁商蓝岸新城等项目,配建产权型人才住房2064套、公租房620套,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各类人才的居住需求。
不仅如此,青岛高新区建设部充分利用工作日、节假日及周末时间对施工现场进行调度指挥,各项目加快推进,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全程代办服务
推动项目开工
在政务服务方面,青岛高新区多措并举,开通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为建设项目提供全周期“闭环服务”。
青岛高新区出台《占地类产业项目引进服务流程再造暂行办法》,对原有流程裁弯取直,推行“阶段分包、全程串联”,形成协同联动、便捷高效的闭环运行机制。2020年新开工项目70个、增长218%,新竣工项目29个、增长61%。
青岛高新区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按照“企业自愿、提前介入、依法高效”的原则,推行容缺预审和并联审批,采取“绿色通道”、免费快递、帮办代办等方式,压缩环节、提高效率,平均审批时间减少30个工作日以上,10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其中,海大生物产业园项目在土地招拍挂后2个工作日内就拿到施工许可证,刷新了青岛高新区审批速度纪录。
青岛高新区始终遵循“主动作为,顶格推进,精准服务,一办到底”的服务宗旨,从项目落地、建设,到项目竣工,形成全周期“闭环服务体系”。由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部门联合成立推进专班,对续建、新建、即将建设项目安排主责部门主动服务,制定计划,倒排节点。项目落地后及时提供项目图纸审查、质量安全监管、市政配套等专业服务,确保高效推进。
得益于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园区内众多项目纷纷签约落地,各建设项目在年初早早开工。3月2日,青岛高新区组织春季集中开工暨集中签约、竣工投产仪式活动,国药器械等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其中包括5个市级重点项目,海克斯康等1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产,每日一淘等21个新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490亿元。
坚持严格监管
加快项目建设
4月份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青岛高新区坚持生产与安全两手抓,坚持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在项目完成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后,青岛高新区及时向企业宣传讲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指导和帮助企业把关关键环节。截至目前,园区共办理施工许可99个,提前为项目详细交底99次,所有在建项目均按要求开展了质量安全交底。
此外,青岛高新区将工期紧、内容多样、投资体量大的项目设为一级监督对象,主动实地走访了解企业遇到的质量安全方面的困难,把注意事项提醒在前;将工期相对宽松,施工内容单一、体量较小的项目列为二级监督项目,集中组织开展质量安全培训;将个别进度较慢的项目列为三级监督项目,安排专人负责给予指导,建立起环环相扣的质量监督体系。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喜提建设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先后有15项工程获评青岛市优质结构,5项工程获评山东省优质结构,8项工程获评青岛杯,6项工程获评泰山杯。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发挥样板工程带动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动靠前服务,对项目建设进行质量、安全服务指导,全力打造一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安全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