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邓淑华
山东省退役军人厅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山东省建成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278家,入驻军创企业1828家;
今年1月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签约授牌的就业合作企业——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控股”)在济南、南京、徐州、郑州、江门、三亚、余姚、德州、宁波、腾冲、武汉、咸宁、延庆、合肥等地的军创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2月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中,曾在海军服役18年、在创业孵化领域耕耘18年,如今运营7个“双创”基地、吸纳退役军人近300人的首都孵化先锋郑宝林名列其中;
……
近期,国内创业孵化领域频频传来和退役军人密切相关的消息。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退役军人创办创业孵化基地或军创园由来已久,特别是2018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多部门联合印发重要文件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在探索实践中寻求创新之举。
鼓励设立
专区或创业孵化基地
早在多年前,各地已零星诞生专门面向退役军人的创业孵化基地。从2015年起,青岛军创孵化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南山科技园FT军创平台、河北邯郸转业退伍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等相继成立,部分背后的创办者就是退役军人。
2018年7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军地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政府投资或社会共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可设立退役军人专区,有条件的地区可专门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2021年1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军人到开发区就业创业的意见》。
“之前,我国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妇女创业园……而退役军人也是特殊群体,其就业创业需要良好的政策导向。”郑宝林介绍,“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这些文件,和我们的期待不谋而合。”
从2019年起,郑宝林联合孙永利、鲜伟、宫成毅等3名退役军人以及北京军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位于中关村昌平园朱辛庄的北京大数据智能产业园进行改造升级,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搭建集实训、就业、创业为一体的可持续性服务平台。
而在山东省公布的278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中,山东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济南中心则是由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打造,由启迪之星(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工作。
当前,云南各地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与启迪控股紧密合作。2020年4月以来,云南启迪军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启迪军创”)先后在曲靖、楚雄、丽江、腾冲、呈贡、玉溪、大理等地州(市)和区县建立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
在实践中寻求创新之举
在自身探索实践的“军、政、企+高校”合作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昆明模式”指引下,云南启迪军创在昆明市建设首个专为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创新孵化园区和培训(实习)基地。
云南启迪军创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赵帅介绍:“我们设置‘军创加速营’,为军创企业提供‘一个专业服务小组+一套完整扶持方案’扶助模式。”
经过近两年不懈努力,中关村朱辛庄具有“双创”+“双业”功能的示范基地已引入可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企业50余家。
“我们倡导到企业现场场景实践提升的‘实训’。郑宝林表示,“此外,北京军队的科研单位多,我们这里已聚集将近20位有技术背景的退役军人。”
目前,启迪之星正在打造互联网镜像创新生态,把线下的资源搬到互联网,建成一套数字化生态。“我们已为军创基地开通空间平台服务系统、活动服务系统等服务端口,可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指导、创业孵化、教育培训和产业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启迪之星副总经理、山东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济南中心运营负责人曹萌介绍。
要注重科技的作用
未来,云南启迪军创将研究制定园区和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建立退役军人专属就业创业园地,引进和成立退役军人创新创业专属基金,建立军嫂创业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打造以军创大街为引擎的创业生态圈。
郑宝林表示:“我们期待摸索出一套通过构建‘双创’+‘双业’基地,在开发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为带动北京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发挥示范作用。”
在曹萌看来,各地非常有必要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这有利于实现资源聚集,帮助退役军人创业群体抱团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事业发展。
当前,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政策。“期待政府的配套政策要真正跟上,要注重科技的作用,要与大平台结合,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曹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