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三五”以来,昆山高新区通过有效联结高校和企业,形成育才引才机制;有效落实扶持资金,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产教融合,打造共赢发展新格局等一系列举措,筑牢人力资源“蓄水池”为产业赋能,开创了政校企合作共赢新局面。
据悉,昆山高新区发挥政校企合作联盟平台优势,先后开发人力资源合作基地近40个,政校企合作联盟成员单位60个,创业孵化基地9家;每年制定至少10条线路,带领园区内重点企业赴黑龙江、陕西、重庆西等17个省市开展校园推介招聘和政校企合作对接活动;连续4年举办政校企合作年会暨人力资源洽谈会。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昆山高新区率先开启“春季网上招聘会”,并率先开设昆山高新区网上招聘“绿色通道”;举办2020年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招聘会昆山高新区专场,组织近40家重点企业,发布234个职位4477个岗位需求。
与此同时,昆山高新区加大人才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先后出台“推进争先进位建设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若干措施”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等,对联盟院校、园区内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十三五”以来,共发放专项奖励资金近1500万元。
2020年,为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昆山高新区远赴云南、贵州等劳务合作基地为企业精准对接,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共组织包机4架次、专列2次,载回1500名务工人员来昆山高新区企业就业,保障企业满产达产,在稳定企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就业岗位。
不仅如此,昆山高新区还全力打造全国产教融合昆山示范区。2018年年底,昆山高新区和全国工程教指委合作共建全国首个校地企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此后,昆山高新区走访全国近20所高校和园区内20多家重点企业,研究制定《昆山高新区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办法(试行)》,先后与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共建近2万平方米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所高校的首批近80名研究生到昆山高新区,进入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研实践,为昆山高新区加快建成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核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面向“十四五”,昆山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两区”定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汇才、聚才,缔造“高新”梦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攀高、再突破。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