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56版:创新园区 衡阳

勇当先锋 再攀新高

衡阳高新区激活创新力 做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正在加紧建设的“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

  湘南湘西软件产业园

  ▶ 本报记者  戈清平  特约通讯员  唐笑


  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衡阳高新区始终秉承创新思维、勇当先锋,以“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的姿态,奋勇向前,勇攀高峰,不断争当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当“十四五”号角吹响,衡阳高新区将坚定不移高举创新大旗,迈开铿锵步履,为推动“三高四新”、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奏出激动人心的时代强音。


  在衡阳建设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前,它勇担重任,以创新为支点,撬动着整个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激扬号角中,它冲锋陷阵,以创新为基石,努力打造湘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高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里,它步履铿锵,以创新为旗帜,引领着无数志同道合者在现代产业大道上执着追梦;

  它就是衡阳高新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不在省会城市的高新区。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创新思维、勇当先锋,以“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的姿态,奋勇向前,勇攀高峰,不断争当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始之年,是实施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关键一年,衡阳高新区吹响了新的号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在“三高四新”“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走在前当主力,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数说成绩:

  忆往昔峥嵘岁月

  “十三五”时期,是衡阳高新区爬坡过坎、接续奋进的五年,是园区综合竞争力、城市美誉度、干部精气神、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的五年。

  特别是2020年,衡阳高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数据显示,2020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市场主体增长27%,高新技术企业翻了一番,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4.3%。数字是枯燥的,但却真实的体现出衡阳高新区的发展速度,呈现的是衡阳高新区过往取得的闪亮成绩。

  解析衡阳高新区飞速发展背后的密码,单看数字无法窥以全部,决策者的集体智慧和谋略才是关键。

  衡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欧杏总结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把战略谋划作为发展的引领,做优顶层规划设计,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创新投入,搭建创新平台;必须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勇于尝试,敢闯敢拼,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必须始终坚持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这一核心,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以重大产业发展为统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重大平台创新为载体,千方百计引进好项目,培养新经济,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

  满园春色惹人醉

  新年伊始,行走在“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丝毫感觉不到寒意。在一座座高耸的摩登大楼里,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声,取代了传统工业时代的机械轰鸣声,奏响出一曲曲高质量发展“春之曲”。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原地过年的人们刚过完节就急不可待的进行复工复产,开动增长新引擎。

  在这条全长23公里的“数字经济走廊”上,耸立着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祝融学院等一座座现代化建筑,布局着十大产业园、十大中心,拥有市场主体4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17家。更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无缝钢管及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数十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走进占地面积80亩的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可见高标准打造的“数字人才公寓”“数字软件学院”“数字总部大楼”“数字创新大楼”“数字云中心”等五大功能区,规划合理,配套齐全。

  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由衡阳市政府与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采用央地合作模式。

  对于选择布局衡阳的原因, 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总经理邹祁零表示,衡阳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渥的人才储备、广阔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衡阳市政府立足大势谋发展的眼界格局、衡阳高新区一心一意求发展的务实作风,让他们对此次合作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自2020年10月28日开园以来,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已引进了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有限公司等多家优质企业入驻。未来,将以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医疗、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方向,开创“以数字产业为契机,助推打造全国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典范。

  “衡阳高新区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招商引资,更要借智借力,引进新理念、聚集新资源、打造新生态。”欧杏表示,数字经济就是写就“高”“新”文章,体现“高”“新”特色,是新时代衡阳高新区立足大局大势,锚定的新坐标、新方向。

  在发展方向上,衡阳高新区围绕“高质量”,紧盯“创新型”,把园区产业建设放到衡阳全市产业发展中去谋划,形成了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陆家新区、晓云新区、雨母新区“一廊三区”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大健康产业和大文创“两主一特”产业方向。特别是当前衡阳正加快现代产业强市建设,重点培育14条产业链,衡阳高新区成为衡阳市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两条产业链建设的“主阵地”。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衡阳高新区聚集了一批行业巨头、龙头企业、本土小巨人企业,打造了区块链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一批产业承载平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建设了同祺生物科技园、贝蓝斯医疗科技园、极地智慧医疗产业园、中盈衡阳复合健康科技产业园等一大批生物医药项目,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衡阳高新区新兴经济的发展态势犹如满园春色,竞相争艳,令这里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创新汇聚:

  遍地英雄下夕烟

  门类齐全的各项政策,优良的营商环境,快速发展的产业生态,衡阳高新人鬼斧神工般创造的一个以“高新”为核心的巨大创新磁场正在加速形成,吸引着华为、中兴、腾讯、科大讯飞、哈工大机器人、湖南捷高、深圳芯茂威、光云科技中国电子、北京898等一批科创领域的头部企业接踵而至。

  创新力量的不断聚集,让衡阳高新区近年来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主体分别保持15%、20%、30%的年均增长率,当之无愧成为衡阳市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园区。

  企业争相涌入,也让各类人才纷至沓来。

  数据显示,近五年,衡阳高新区引进省级以上人才5000人,吸纳新就业大学生超过2.5万人,建设人才公寓3600套,人才集聚正成为衡阳高新区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优势。

  来自衡阳高新区本土企业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他们每年引进的一本以上大学生20余名,引进专家、专业技术人才10余人。

  正是如此多的创新资源汇聚,才形成磅礴力量不断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前不久,泰豪通信中标一个后勤装备总体集成项目,这是企业首次中标此类项目。目前已进入研发阶段,本项目的研发将为泰豪通信带来重大突破,后续不仅能大大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更有望成为公司的业务增长极。

  数据显示,目前泰豪通信拥有专利授权400余项,形成了以系统集成、新材料应用等为主体的专利保护网,并实现了专利技术应用产业化。泰豪通信多次荣获军队和地方科技进步奖。研发的产品亮相国庆60周年、70周年及抗战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大庆阅兵,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另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以强大创新活力不断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020年11月28日,2020年湖南省智能制造对接合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湖南分盟授牌成立,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九家发起单位之一参加会议。

  时间再往前推,11月6日,由镭目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套智能扒渣系统在武钢投入使用10个月后,自动扒渣率达98%。智能扒渣系统是镭目公司智慧钢铁航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殊的环境下重复操作以保证人身安全,代替人工繁重的劳动以实现智能化。

  据了解,1993年,镭目公司就在新生的衡阳高新区创立。20多年来,镭目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专注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拥有40多套工业领域的原创测控系统、300多件国内外核心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15个软件产品。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9%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研发产品独步国内市场,且打破了国外垄断。

  随着不断创新发展,镭目公司从衡阳高新区走向世界,能量大大增长,现有衡阳总部、长沙分公司和北京研究所,以及印度、美国和俄罗斯分公司,产品与服务遍布宝武钢、首钢、鞍钢、沙钢等315家国内钢厂,已成为业界龙头企业、“衡阳智能制造”的标杆。

  政策护航:

  千树万树梨花开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业是创新的“战场”。如何将科技创新“基因”融入企业产业发展的“血脉”?“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产业链协同、促进产学研融合”是衡阳高新区打出的“组合拳”。

  加大政策引导,让科创企业“开新花”——衡阳高新区制定出台《促进在孵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壮大创新引领型企业,设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对衡阳高新区主导产业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给予配套奖励;培育创新科技型企业,奖补新认定高企30万元,奖补重新认定高企15万元;聚集创新潜力型企业,以房租减免、项目补助等方式进行奖补,对研发费用占总收入4%以上的在孵企业,按当年研发费用投入的15%给予补助。

  鼓励融通发展,在产业链上“发新枝”——衡阳高新区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建设和运营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载体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创新、协同创新。以华菱衡钢为龙头企业的“衡阳国家高品质无缝钢管及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有无缝钢管及深加工产业规模企业5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60家。在华菱衡钢带动下,上下游企业充分共享华菱衡钢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等,围绕钢材产业上下游企业申请专利产品38件。

  以衡变公司为龙头,建立了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了研发、生产、检测、销售、物流等环节的融通,现有40余家研发机构,其中博士后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输变电产品检验监测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0家。

  促进校企“联姻”,使产学研合作“结新果”——衡阳高新区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逐步建立市场化长效化的大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

  对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给予优先安排、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层次、全方位的“架桥”“引路”,迎来了创新发展的蓬勃春天。

  拉满创新风帆的衡阳高新区,正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展望未来:

  风帆美满八百里

  点开“衡阳国家高新区”微信公众号,两幅“广告”引人注目——一幅写着:“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这是高新人仰望的“星空”;一幅写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是高新人坚守的“道路”。当“十四五”号角吹响,衡阳高新区将坚定不移高举创新大旗,迈开铿锵步履,为推动“三高四新”、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奏出激动人心的时代强音。

  2021年衡阳高新区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市场主体增长30%以上;完成区内全部拆迁任务,安置房竣工8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人才公寓房5000套;新增四上企业6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排名进入第一方阵。高新集团实现总资产规模700亿元以上,融资150亿元以上,实现收入10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亿元以上。

  今后五年,衡阳高新区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市场主体年均增长30%以上,总数达6万家以上,高新集团资产达到1000亿元以上。到“十四五”末,衡阳高新区综合实力力争进入湖南省高新区前3名、全国高新区前50强。

  本版图片来源:衡阳高新区  摄影/李西

2021-03-08 勇当先锋 再攀新高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81.html 1 衡阳高新区激活创新力 做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