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43版:创新园区 济宁

聚力改革创新 做好高新答卷

济宁高新区:创新实干 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惠灵顿国际教育综合体

  蓬勃发展中的济宁高新区

  山推新能源新技术高端装备下线仪式

  鲁抗医药生产车间

  三角绿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

  ▶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阳


  2020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济宁高新区将汇聚起启航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的使命担当,择“高”而立,向“新”而进,努力实现2021年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2020年,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济宁高新区位居第88位,连续两年上升19个位次,进位幅度居全国首位;在“2019年山东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济宁高新区位列第六名;在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观摩中获得第一名,3个观摩项目全部入选济宁市“十佳”项目……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表明,济宁高新区经过锐意改革、奋起跨越,正不断积累优势,持续加注力量,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科技创新

  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0年以来,济宁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区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保持高位运行,对传统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61.73%,获批高新技术企业65家、较2019年净增26家,均位居济宁市第一位。

  济宁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不断健全保障机制,支撑新动能,如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强化有效资源配置支撑、产城融合赋能升级等。”济宁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王继臣说。济宁高新区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济宁高新区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济宁高新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及优惠政策,2020年全年兑现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团队奖励共计1030万元。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依托济宁创新谷建设,加速创新载体培育,2020年引入和培育辰欣药物研究院、清谷逆向创新中心、山东生命科技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5个,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等20多个重点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顶尖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

  在产学研合作上,推进济宁高新区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1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全区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加强与全区科研院所合作对接,2020年依托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引进成熟孵化项目30余个,收集企业技术需求400余项。同时,聚焦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建设,实施双创载体提升计划,支持现有7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双创载体优化布局、提升功能,搭建完整的孵化链条。

  产业集聚

  塑造动能转换新优势

  为引领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济宁高新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厚植未来发展新优势。

  济宁高新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本地配套化率接近60%,连续两年被工信部评为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区高端装备产业拥有以山推股份、小松山推、山重建机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以重汽商用车、东岳专业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企业,以凯登制浆、萨维奥、通佳机械等企业为骨干的智能装备产业链企业,以捷马公司、山防防爆电机、赛瓦特为代表的安全装备企业。同时,依照“创新引领、做强整机、提升配套”的发展思路,构建了自主研发、上下联动的研发体系,激发了全产业链持续研发创新能力。

  济宁高新区是国家生物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济宁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底蕴厚重,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医药系列产品远销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辰欣药业、鲁抗医药等企业为龙头,集化学药、生物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奥能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和以生命科学中心为代表的体外诊断产业链。在人才方面,已汇集诺贝尔奖获得者、泰山学者、国内外医养健康领域高校专家和教授等诊疗一体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创新平台方面,搭建了以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济宁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院、济宁临床转化药学研究院和辰欣药业药物研究院、鲁抗研发中心等为代表的诊疗一体化领域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在资本方面,软银集团和高新控股集团合作成立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基金。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首批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济宁高新区培养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产业带动支撑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各类信息企业超过200家。为构建山东省领先、全国知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济宁高新区利用现有产业优势,着力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依托英特力、海富电子、中煤工矿等骨干企业,继续深化与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争取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在济宁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是助推济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经济增长点。济宁高新区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先进碳材料、应急安全新材料、纤维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集群化招引、产业化应用、项目化落地,突破先进工艺和关键技术,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

  深化改革

  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

  2020年6月22日,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向山东省奥新联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发放了全区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这是济宁高新区“一业一证”改革迈出的第一步。2020年7月27日,济宁市汶上县的谭女士收到了从济宁高新区寄来的新设立公司的营业执照,从申请到收到营业执照仅用一个工作日,这是济宁市试行企业设立登记“全市通办”后的首张营业执照。2020年12月7日,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企业免费发放了济宁市第一套电子印章,包含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在内的4枚电子印章。由此,企业开办从营业执照到发票环节可以全部获取电子介质,进一步优化了济宁高新区的营商环境。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济宁高新区靠改谋出路,靠闯出活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域。为不断推进“三次创业”,优化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济宁高新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审批流程再造,推出“四即”模式,打造了流程再造的“高新样板”。

  济宁高新区在20个行业全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的多个许可证件合并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核查、一并审批”集成服务机制,对行业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集成,将多套申请材料归集为一套申请材料,实现多个事项“一同核查”,审批时限依照全流程审批事项中用时最短事项的时限确定,限时办结。为推进“全市通办”,济宁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管委会推进重大改革事项工作安排部署,承担了“四即模式”流程再造改革事项,目前开户即开业、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呼叫即回应已全面实施,服务企业生命全周期,开创了改革新局面。

  济宁高新区通过创新开展“区域评”、“四即模式”、“跑小青”等服务模式,企业开办平均提速60%,项目开工平均提速2个多月,竣工验收周期比法定时限提速19天,重点事项办理全面进入“一天时代”。济宁高新区承接了省级权限75项、市级权限241项,成为济宁市唯一拥有“省市县”三级权力事项的区域,获得全国第二批外资登记权限。

  良好的营商环境,还有赖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020年,济宁高新区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瘦身强体、轻装上阵,在山东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改革成效被“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专题报道。此外,还持续推进“一区多园”改革,从“一区十园”到“一区十二园”,形成了5个街属园区、4个专业园区和3个功能园区错位竞争、术业专攻的发展格局。同时,以开放的思维搭建平台,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获山东省政府批复,中日韩(济宁)国际项目合作实验区顺利推进,实现了以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民生保障

  托底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济宁高新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担当作为,务实创新,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民生工作,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各项民生工作不断提升。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教育教学设备更新换代,师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区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孔子国际学校中学部建设高效完成,新增教育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20年新建公办幼儿园11处,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3330个;整治居住区配套幼儿园40处,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3510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济宁高新区切实关照弱势群体,让社会保障面覆盖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20年,济宁高新区民生兜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过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对359户778人扶贫对象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底子清、分类明,精准施救。2020年,济宁高新区共为1083户、2009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22.93万元,为28户、53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67万元,为595名农村特困人员发放供养资金595.22万元,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年度价格临时补贴90.31万元;共救助49名低保家庭大学生,救助金7.5万元,共为224名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198.38万元,为744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07.49万元,为1606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07.36万元。

  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智慧优享。作为济宁高新区示范点工程的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启用,优先满足社区内高龄、空巢、失能、失智、失独、特困等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完成了接庄街道东贯村幸福院、柳行街道方圆忻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成了5处老年人食堂和4处养老机构国学书屋;抓好21处新建住宅小区养老设施配建工作,配建率达到100%,全区已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济宁高新区加快推进蓼河新城医院和疾控中心项目建设,并于2021年1月12日正式开诊,为全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2020年,济宁高新区各个街道集中组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65岁老年人健康查体、适龄妇女专项查体、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义诊进社区等专项活动,让群众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全方位健康服务。

  为提高街面见警率,济宁高新区公安分局组建了27人的摩托车巡逻队,全面融入治安交通秩序维护、警情先期处置等工作。建成13处警保联控工作站,整合各阶层保安保卫力量纳入警保联控队伍,为特巡警、派出所巡逻队配备智能执法记录仪,警务助理巡逻队配备智能肩灯,村居巡逻队配备智能臂灯,实现了三级巡防智能化。“天网监控系统”作为“科技强警”的标志性工程,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加快“天网”升级,平台共接入监控4264路。

  基层党建

  引领社会治理务实创新

  2020年,济宁高新区各级党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6月,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成立了全区首家楼宇党建工作站——永胜大厦党建工作站,形成了党建引领发展、发展促进党建的双赢共进新局面。

  为提升群众对社区物业的满意率,济宁高新区做实“红色物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柳行街道的菱花富贵园小区,物业依托现有服务办公楼,高标准打造了综合党群服务中心,为小区党员和居民学习交流提供了便利场所。同时,通过党支部带领下的红色议事、民情恳谈、居民调解等机制,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是山东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农村大型社区,也是山东省唯一的“街村合一”社区。该社区实施“365党建服务”引领社区治理体系,一方面健全扁平化管理机制、党建引领社区服务机制、社区自治共治机制等3项机制,加快服务效能提升;另一方面推动六化融合,即法制化、专业化、社会化、网格化、信息化、常态化。

  提高农村党建工作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基本前提。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积极打造了以丁庄、东贯、东郑庄、西贯、垞河村为重点的泗河生态走廊党建示范区,形成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良好局面;丁庄村积极发挥“红色丁庄”党建引领作用,以“鲁派民宿”、设施农业等项目为载体,打造城市近郊集康养休闲、采摘体验等融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东贯村发展红脉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垞河村启动建设“英台故里”文旅综合体项目,打造成集“文化研学、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西贯村挖掘灌婴历史文化,以高效观光农业、现代物流业为发展方向,以产业促进村庄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济宁高新区将汇聚起启航新征程的强大力量,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的使命担当,择“高”而立,向“新”而进,努力实现2021年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本版图片来源:济宁高新区

2021-03-08 聚力改革创新 做好高新答卷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68.html 1 济宁高新区:创新实干 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