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39版:创新园区 烟台

蓝色智谷 创造高地

烟台高新区:以“高新”为底色 绘就高质量“画卷”

  烟台高新区

  烟台绿叶制药生产车间

  微程之家

  烟台蓝色智谷

  ▶ 齐照良  王磊  本报记者  戈清平  特约通讯员  郭健


  “十三五”时期,烟台高新区以“高新”为底色,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画卷”,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点赞:“蓝色智谷,创造高地”。此外,在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0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烟台高新区位列67位,比上年上升10位,实现历史性增长,为“十三五”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升级国家高新区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烟台全面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明确推进蓝色“智谷”建设中,烟台高新区被寄予厚望,要求打造成烟台市“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示范区、人才聚集生态城、东部崛起增长极”。

  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烟台高新区充当“先锋军”,不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化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新”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中,烟台高新区以创新为旗帜,强化执行转作风、争先创优再攻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烟台高新区以“高新”为底色,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画卷”,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点赞:“蓝色智谷,创造高地”。此外,在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0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烟台高新区位列67位,比上年上升10位,实现历史性增长,为“十三五”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升级国家高新区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高新”底色成色十足

  高新区姓“高”名“新”,在引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在这两方面体现“高新”特色,做好“高新文章”。地处山东半岛的烟台高新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近日举办的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重点工作动员大会上,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森在总结2020年工作成绩时连用7个“高新”来表述。“高新服务”“高新增长”“高新特质”“高新颜值”“高新担当”“高新情怀”“高新形象”,这是烟台高新人绘就的一幅波澜壮阔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展现了烟台高新人对高新区的深刻理解,也是烟台高新人最朴素的表达和实力体现。

  2020年,烟台高新区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在疫情防控中奋力书写了“高新服务”。疫情发生后,率先建立起三级交叉比对的网格化管控体系,织牢织密防控网络,实现了疫情防控无缝隙、全覆盖。率先研发启用“疫情防控登记手机系统”,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来返区人员进行实时管控。第一时间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1条意见,累计为2039家企业减免社保保费1.2亿元,区属国有企业减免房租近600万元,协调金融机构对18家企业5500余万元贷款实行延期还本,开展无还本续贷近4100万元,对实体经济贷款增加12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增长129%,成本下降12%,有力地推动了复工复产和经济企稳回升。

  2020年,烟台高新区招大引强、扶优培强,在产业培育中全面体现了“高新增长”。引进合同市外内资269.9亿元、同比增长25.8%,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三类500强项目7个,总数比上一年增加4个。国际设计小镇、中国长城(山东)自主创新基地、绿叶制药生物药等20多个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新增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09家,超过往年备案的总和,净增高企36家,是2019年的1.6倍。新增省级瞪羚企业3家,实现了“零的突破”,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是2019年的2倍。

  2020年,烟台高新区集聚资源、加大投入,在科技创新中着力彰显了“高新特质”。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高等研究院落户海经大厦,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运营,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国际设计小镇,烟台市(国际)技术市场、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等10多个创新平台揭牌启用。烟台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建设上多点布局、全面开花,无论是数量还是能级,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创新发展态势。

  2020年,烟台高新区统筹推进、攻坚克难,在城市建设中有力地刷新了“高新颜值”。雨污水管网、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工。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大了建安企业、物业公司、水电气暖等市政企业的管理力度,实行排名公示和黑名单制度,集中力量开展海岸带和辛安河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辛安河顺利通过烟台市首批省级美丽河湖验收。

  2020年,烟台高新区刀刃向内、先行先试,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有力激发了“高新担当”。率先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所有人员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所有岗位公开竞聘,管委会工作机构由11个精简至9个。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体制,启动区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全流程全覆盖帮办代办“四办”工作机制,出台服务大厅驻厅人员12积分劝退机制办法,实现商事登记“秒批秒办”,审批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2020年,烟台高新区改善民生、坚守底线,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凸显了“高新情怀”。总投资1.5亿元的10件为民服务实事全部兑现。启动了总投资4.7亿元的第二实验幼儿园、新建初中、新建小学三所学校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回购中海国际幼儿园、租赁天越湾幼儿园,一年新增公办幼儿学位720个。重启烟台高新区医院建设,积极对接烟台市总工会,烟台市新工人文化宫落成启用。园区92户、14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2020年,烟台高新区强基固本、守正笃实,在作风建设中展示了“高新形象”。优化调整43个基层党组织,投资1000万元升级改造4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烟台市首个农村党员教育基地。组建工委巡察机构,启动体制机制改革专项巡察。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创建“管委督查”模式,通过疫情防控工作的“考验”、各项重大活动的“历练”、体制机制改革的“倒逼”,干部队伍工作作风持续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高精尖产业撑起

  高质量发展“脊梁”

  日前,山东博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该公司开发的地舒单抗注射液(LY06006)Ⅰ期临床试验在欧洲和美国同步进行,4个创新抗体产品即将进入临床阶段;

  绿叶制药自主研发的创新制剂——瑞欣妥(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正式上市;

  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中国“北方蓝色药谷”……

  最近一段时间,烟台高新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捷报频传。

  作为烟台高新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目前已集聚起一批在创新药研发、细胞治疗、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专业化领先企业,拥有绿叶制药、赛春医药、博安生物等企业230余家,园区还顺利通过国家海洋生物与医药知识产权集群试点验收,获批中国生物医药园区创新药物潜力指数十强园区。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只是烟台高新区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的缩影,目前园区已形成“生物医药与健康、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及海洋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

  在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烟台高新区形成了以航天513所、中国长城(山东)自主创新基地为龙头,以中科院计算所、上海交大信息技术研究院、北斗空间信息产业园、北航科技园为依托,东方蓝天钛金、正元数字、北方星空、华东电子、大有数据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智能制造及海洋产业方面,烟台高新区集聚了泰利模具、博源科技、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龙头企业、创新平台,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凸显。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烟台高新区集聚了中德工业设计中心、顺丰速运、易贸科技等一批领军项目,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红绫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为此,我们强力推进‘双招双引’,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同时,密集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支撑更加有力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营商环境汇聚成

  高质量发展“血液”

  走进位于烟台蓝色智谷创业园区的微程之家,这里处处涌动着年轻的活力与激情,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是创业者向未来发起冲锋的铿锵脚步声。

  这个由6个“80”后、“90”后合力创办的企业仅用2年时间,已将公司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旅游小程序解决方案提供商,获得软件著作权专利23项,服务了4000余家优质旅游企业,平台交易额达2.3亿元……

  谈及来此创业的初心,微程之家公司创始人王国强表示,烟台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营商服务环境优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政策优势突出这是他们选择的原因。“更没想到的是,我们自入驻以来,园区分阶段为我们提供适合发展的办公场地以及房租费用减免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在孵企业等荣誉资质。同时,主动帮助我们解决发展难题,为我们量身制定服务计划,招聘优质人才,引荐投融资机构,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

  在烟台高新区,像这样的创业神话每天都在上演,无数创新创业企业在这里诞生,并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仅蓝色智谷创业1号孵化器就注册了484家企业,培育了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入驻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已经成为青年才俊们实现创业梦想的“梦工厂”。

  创新创业的“幼苗”,离不开创业沃土的培育。烟台高新区着力打造“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创业高地,众创空间、孵化器及加速器构成链式孵化体系,形成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到高速发展的企业,再到成熟企业,都会得到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围绕双创环境、创业就业、科技创新、双创平台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我们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烟台高新区特色的‘双创’升级之路。”烟台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第一副主任万丽丽说。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烟台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不断提质增效。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3家,孵化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科创中心、大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俄科技创新园为山东省唯一入选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的成员单位。获批山东省首家省级创新创业区域试点。

  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持续提升。烟台高新区打造的烟台医药与健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搭建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法庭和知识产权(检察)法律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中俄基地代办处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平台,航空航天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园获批烟台市首家专利技术转移转化试点产业园。烟台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融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烟台高新区深化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园区建设,联合恒丰银行、烟台银行设立科技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打造金融生态圈,集聚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及中介机构130余家,形成50亿元规模融资服务能力,集聚各类基金管理机构近百家,基金总规模超过185亿元,帮助各类企业融资76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再绘“十四五”蓝图

  向党百年华诞献礼

  历史总是在勇争一流的奋斗中谱写,事业总是在舍我其谁的担当中发展。

  “十四五”已经开局,新的号角再次吹响,烟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已经绘就:着力构建有高新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开放协同发展体系、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体系、智慧绿色的产城融合体系、优良政商关系和现代治理体系,以“一年进位、两年攀高、三年标兵”的奋斗精神,到“十四五”末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进20名以上。

  到2025年,烟台高新区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成形,生物医药和大健康、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突破450亿元,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智能制造和海洋经济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活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7.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家,累计在孵企业突破24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以上,年新增注册市场主体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

  开放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突破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3亿元,完成对韩进出口33亿元。

  民生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保持7%以上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低于6.4万元,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过200张。

  绿色智慧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城镇污水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0.15吨标准煤以下,5G基站建设基本完成,实现园区5G信号网络全覆盖。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咬定青山、久久为功,在烟台市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贡献更多精彩,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刘森充满自信地说。

  本版图片来源:烟台高新区

2021-03-08 蓝色智谷 创造高地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64.html 1 烟台高新区:以“高新”为底色 绘就高质量“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