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37版:创新园区 兰州

打造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兰州高新区:用创新之光点亮“黄河明珠”

  兰州高新区雁滩园区

  兰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大厦

  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园

  ▶  本报记者  崔彩凤  特约通讯员  冯云  龚智宏


  兰州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27个国家高新区之一,也是甘肃省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18年2月,国务院批准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州高新区成为全国第19个、欠发达地区第1个获批建设的国家自创区。

  肩负历史战略使命,兰州高新区锐意进取,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加速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书写了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一部敢为人先的创新史、一部大刀阔斧的改革史。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独立研制的A型肉毒毒素,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全球目前惟一的针对细菌性肺炎的疫苗;中农威特攻关突破非洲猪瘟疫苗,打破国际垄断……在持续不间断的精准施策之下,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萌出,享誉神州大地,惠及民生,科技创新也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兰州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同比增长6.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兰州高新区即将迈上新的征程。她早已立下宏愿——紧紧围绕国家赋予兰白自创区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极。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兰州高新区正在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而奔跑。

  精准施策

  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当初的一条街发展起步,形成今天以雁滩为主的周边10多公里的区域影响面、政策辐射区,地区经济增长极,兰州高新区的发展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勤劳肯干的兰州高新人用不畏艰难的毅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擎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十三五”时期,是兰州高新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建设,为兰州高新区赋予了新的使命,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抢抓这一历史性机遇,兰州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出台“1+4+7”政策体系。发布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成立兰州肽谷生命科学技术产业研究院、兰州大学创新工作站等新型研发机构19个,建成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等服务平台67个,研发平台106个,新认定29家众创空间和15家孵化器。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脊梁,兰州高新区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着眼产业品质跃升提质,聚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主攻生物医药首位产业。甘肃省是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是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有较好的原料基础和地域优势。兰州高新区依托生物医药资源优势,以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肿瘤诊疗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构筑多层次的生命科学创新发展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200多家,实现总产值142亿元。

  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耐驰泵业、海默科技等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在单螺杆泵、油气装备等领域形成了国内领先优势,集聚企业近50家,实现总产值69亿元。中铁西北院产业基地、中国航天510所高新产业基地、真空装备制造基地、甘肃路桥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

  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在纳米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技术、记忆合金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成果,集聚企业近30家,实现总产值94亿元,正在加快西脉新材料产业园、甘肃省科学院纳米产业园建设,推动金川科技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设立鲲鹏创新中心、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引进中国电子西部区域总部,与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四大运营商等龙头企业开展对接,积极融入新经济产业链条。

  目前,三大主导产业企业达到300家,主营业收入占全区比重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从2015年的18.2%、11.8%上升到2020年的33.5%、18.3%,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0.48∶84.2∶15.32调整为2020年的0.38∶64.85∶34.77,产业链不断迈向中高端,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兰州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犹如“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拉动兰州高新区经济稳步增长。

  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兰州高新区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发展,始终做到两手抓、两推进。全区上下迎难而上,精准施策,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御体系。在甘肃省率先、全国较早发布《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通过减免房租、税收扶持、社保补贴、贷款贴息、鼓励创新、优化服务等政策“组合拳”,兑现奖补资金2412.4万元,减免各类税费14亿元,有效帮助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2020年,兰州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189.3亿元,增长8.5%;工业增加值159.6亿元,增长5.9%;建筑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101.5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亿元,下降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27亿元,增长10.87%,2020年全年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大考,全区高质量发展韧性进一步彰显。

  科技创新

  积极探索跨越式发展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独立研制的A型肉毒毒素,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全球目前惟一的针对细菌性肺炎的疫苗;中农威特攻关突破非洲猪瘟疫苗,打破国际垄断;兰州肽谷研究院基于五肽全库开展多肽活性分子筛选并得到23组活性分子,研发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创业30年,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享誉神州大地,惠及民生,兰州高新区的发展史是一部敢为人先的创新史。创新求变的兰州高新人,用一往直前的勇气,积极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获批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兰州高新区立足“自主、创新、示范”目标,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有力推动园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新成效。发挥科研院所集中、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突出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以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甘肃省中药现代制药工程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西脉康复医疗器械健康产业创新工作站等“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19个,引进倪光南院士设立网络信息安全院士工作站,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对“临门一脚”科研项目,赋权加大资金支持。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新进步。在兰州科技大市场挂牌成立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与甘肃丝绸之路国家知识产权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知识产权港置业管理有限公司,设立高新区知识产权院士工作站,搭建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2019年当年专利授权数837件,增长33%,累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近500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多项、国家建设基金项目30多项。

  科技孵化服务实现新提升。探索孵化器发展新模式,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孵化链条,区内孵化总面积95万平方米,其中13家孵化器纳入科技部统计系统。实现在孵企业当年总收入16亿元、申请知识产权360件、获得投融资13个,获得各类奖补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

  招才引智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陇原英才”计划,全面兑现落实人才优惠政策,投资10亿元打造近8万平方米的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柔性引进院士和专家23人,各类高层次人才85人,实用人才710人,吸纳各类创新创业人才2万多人,人才总量达到9.1万人,万人拥有本科学历以上人数达到3320人,万人R&D人员数达到125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兰州高新区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攻关优势,全力支持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开展创新研发。兰州百源基因公司自主研发出新冠病毒“QPCR”多重检测试剂盒和空气及气溶胶传播病源微生物监测体系;兰州雅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利用SARS研究的技术储备,成功研制新冠病毒抗体金标快速检测试剂盒;甘肃安卓幸制药有限公司通过对鱼针草内脂抗病毒机理的研究,获得鱼针草内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重大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2020年,兰州高新区积极参与“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实现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为服务疫情防控和创新创业快速发展提供积极推动作用和重要示范作用。

  科技创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十三五”期间,兰州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兰州市平均水平。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91.9亿元,是201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3%。工业增加值159.6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年均增长3.3%。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4.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改革开放

  园区服务出效益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民服务代理制”“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一项项便民服务推陈出新,全周期服务企业发展,兰州高新区的发展史是一部大刀阔斧的改革史。胆大心细的兰州高新人,用推陈出新的魄力,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增效惠企的新路子。

  兰州高新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甘肃省、兰州市各项改革举措,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着力营造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让“放管服”改革更加深入、工程项目审批更加优化、投资服务政策更加精准。

  “放管服”改革更加深入。建立即收即办、当日办结、限时办结、代办服务“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完成“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政务服务体系改革,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集成提供咨询和代办服务,个人不动产登记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招商引资项目工商登记压缩为1个工作日、“开办企业”审批环节由原来的5个减少为3个。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建立覆盖镇村社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推广“为民服务代理制”“一站式”服务,切实做到“最多跑一次”。

  工程项目审批更加优化。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投资项目从立项、建设到竣工全流程“一网办”,在线办结率达100%。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和“多验合一”改革,探索实行承诺制、容缺受理等机制,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招投标备案等5个事项推行可“容缺受理”,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等7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度全面加快。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团队运行,成立项目管理团队12个,全周期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投资服务政策更加精准。制定出台兰州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四办”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实施方案》《干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免责制度和产业项目政府投资失败容错制度》等系列政策,为干部大胆改革、大胆探索提供了制度保障,切实提升了职能部门管理服务效率,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兰州高新区还用创新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坚持“隔离不隔跟进、隔离不隔对接、隔离不隔服务”,创新采取“云招商”模式,通过云端发送招商宣传片、招商指南、相关地块介绍等形式,与客商进行“不见面、不接触”沟通对接50多次,帮助客商坚定投资信心,积极开展项目对接洽谈和谋划储备工作,不断拓展项目建设增量,确保招商引资不断档,项目跟进不断链。

  不仅如此,虚心好学的兰州高新人,敞开怀抱、执经叩问,持续加强与先进地区链接互动。先后赴上海张江、成都、济南、杭州等先进高新区进行考察学习和项目对接,在“招大引强”方面多点发力,与华为技术、中国宝武、阿里巴巴、恒大集团、中国生物、广药集团、中国电子、陶氏化学、荣程祥泰等9家“500强”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共签约引进各类项目48个,总投资171.8亿元。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赴外学习交流园区、企业管理经验;鼓励海默科技、中农威特等企业开展出口贸易、对外投资,提高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和竞争力;组织北美、俄罗斯、上海张江高新区企业代表“兰州行”活动,积极推进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自创区以及中东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交流,与北大深圳研究院、中关村创业公社、上海交通大学第九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开展相关项目对接。

  展望“十四五”

  多点突破打造区域增长极

  国务院对兰州高新区建设国家自创区的批复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产业品质跃升支撑区、人才资源集聚区、东西合作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而这“五区”定位是国家的总体要求,也是兰州高新区今后需要坚持的目标方向。“十三五”期间,兰州高新区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紧盯兰州国家自创区“五区”定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园区品质显著提升、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国家自创区建设由起步实施阶段全面转入加速突破阶段。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兰州高新区即将迈上新的征程。兰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兰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方太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兰州高新区发展提质增量升级进位十分关键的五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极,努力当好兰州市、甘肃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2021年,兰州高新区将完成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培育创新产业,坚定不移培育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主导产业,建立健全产业促进机制,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强化企业创新主导力量;二是汇聚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引才”,强化激励“用才”,优化环境“留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三是建设创新平台,围绕技术研发、企业孵化、金融支持、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等领域,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四是厚植创新优势,综合提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优化创新环境,树牢“店小二”服务理念,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六是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七是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让人民更多享有发展红利。

  本版图片来源:兰州高新区

2021-03-08 打造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62.html 1 兰州高新区:用创新之光点亮“黄河明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