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28版:创新园区 合肥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楫扬帆新征程

合肥高新区全力建设“科大硅谷”核心区

  合肥创新产业园

  中国声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合肥海正环境监测公司实验室

  合肥高新区微电子芯片公共测试平台

  ▶  赵明玉


  合肥高新区通过建立“科研与产业协同、产业与创新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的融合发展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将“科大硅谷”核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源聚集高地、科技创新示范高地、新兴产业孵化高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地;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为核心,聚焦科技元素和生态建设,以实现科技、产业、生态、生活有机融合为目标,建设成为功能强大、服务完备、生态优美、配套齐全、管理智慧的“科创+产业”集聚区。


  2021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八项任务,其中第一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主要内容包括高标准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布局建设环科大知识经济创新带,打造“科大硅谷”“量子中心”。其中,建设“科大硅谷”也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作为“科大硅谷”建设的主力军,合肥高新区责任在肩,使命重大。

  “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质的科教资源和合肥高新区丰富的创新资源,合肥高新区将以‘科教创产’为着力点,全面加强与中科大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构建高效率区域创新体系,全力推进‘科大硅谷’建设。”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科大硅谷”指省市校三方共同支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周边及有条件地区建设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支持中科大师生和校友创办企业,转化中科大等中科院在皖单位以及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成果,逐步发展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

  地校之缘  渊源流长

  有人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南迁为合肥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底蕴;有人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合肥高新区带来了耀眼的光环;也有人说,是合肥这座城市管理者的远见卓识成就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有人说,是合肥高新区管理者的真知灼见壮大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不论如何,合肥市、合肥高新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地校之缘,渊源流长。远的不说,就说近的。

  1987年年底,合肥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建立合肥科技工业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密集,科研优势明显,科技成果突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更大发挥科技优势、整合科技研发资源、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好进行转化。

  1988年11月2日,安徽省政府同意合肥市建立合肥科技工业园。1990年12月,经合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合肥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发展公司。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合肥科技工业园等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9年,中科大学子刘庆峰创办了科大讯飞,2001年入驻合肥高新区。随着科大讯飞为龙头的人工语音技术发展,在合肥高新区出现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成功实现“十三五”双千目标。目前,中国声谷已经成为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刘庆峰17岁入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岁硕士毕业、26岁创办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上市公司、30岁博士毕业。在合肥读书,在合肥创业,中科大成就了刘庆峰的团队,科大讯飞也带动了这座高校和这座城市的发展。

  2001年,中科大学物理系毕业生黄汪将他创办的公司华米科技搬到了合肥高新区。2013年下半年研发出了智能手表;2014年夏天,小米手环应运而生。2018年2月,华米科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当年已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智能可穿戴厂商。2019年,华米科技年产品出货量达4230万台,营收超58亿元,实现净利润6.3亿元,在合肥纳税达2.2亿元;2020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产品出货量双双实现20%的增长,研发投入达到4.1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近10%。2020年全年营收预计将超过64亿元。

  2009年,中科大教授潘建伟成立了第一家量子技术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多家主营量子技术的企业相继在合肥高新区成立,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量子技术领域。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中创为量子等主营的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形成量子产业“一条街”。

  2012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2012年10月挂牌运行。目前,在省院市校四方的共同努力下,先研院已建设联合实验室67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78人,其中市级以上高端创新人才50余名;累计孵化企业267家,其中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2家。已验收、申请和获批专利267项,作为中科大教学主体的延申、中科大新工科新医学的试验场,先研院2020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69名,承担了中科大1400余名研究生的入驻工作。目前,先研院已建设成为安徽省及合肥市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实践基地。

  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正式开工。中科大高新校区选址于合肥高新区创新大道、燕子河路、石莲南路和柏堰湾路围合区域,规划校区、人才公寓区域、以及附属幼儿园、中小学三个区域。该校区占地约3000亩,比中科大其他5个校区面积总和还要多,将成为中科大面积最大的校区。中科大高新校区拟布局与高技术及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信息、计算机、工程等5个学院及重点科研机构、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院省部级科研平台。

  高处着眼  细处着手

  依托顶尖大学丰富的科技成果资源,合肥高新区塑造了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建立起了一系列完备的金融政策体系,为创新创业营造了优越的成长环境,也为“科大硅谷”核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硅谷模式的特点是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中心,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形成高技术综合体;合肥高新区的定位是高科技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依托区内科研机构,走出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边际效益递增的发展模式。梳理二者的发展特点,可以发现合肥高新区的发展模式和硅谷的发展模式类似。

  近年来,中科大和合肥高新区共生共荣,形成了良好的区校联动产业生态。中科大高新校区的建设将为中科大未来发展预留出巨大空间,而合肥高新区也成为高科技产业富集的物理载体。目前,合肥高新区已形成为中科电系、中科院系、合肥工业大学、安大师生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沃土、乐土。目前,众多中科大校友分布在双创、基金、资本、上市公司等各个领域,“科大硅谷”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

  据了解,“科大硅谷”核心区的建设目标定位,是通过建立“科研与产业协同、产业与创新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的融合发展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把“科大硅谷”核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源聚集高地、科技创新示范高地、新兴产业孵化高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地。合肥高新区将以中科大高新校区为核心,聚焦科技元素和生态建设,以实现科技、产业、生态、生活有机融合为目标,建设成为功能强大、服务完备、生态优美、配套齐全、管理智慧的“科创+产业”集聚区。

  在发展方向上,合肥高新区将对标“斯坦福+硅谷”创新集群模式,依托中科大优质的科教资源,聚焦“新工科”建设,充分发挥合肥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优势,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联合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研发创新区、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孵化区、引领发展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努力建成创新资源丰富、创业活动活跃、高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园区,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大硅谷、量子中心”。

  共生共荣  协同发展

  合肥高新区全力推进“科大硅谷”建设得到了驻地企业的大力支持。

  “当年就是合肥高新新区的一句‘你来吧,这里没有质疑’深深感动了我们。在合肥高新区的支持下,当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团队,从留学人员创业园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开始,探索量子科技产业化‘无人区’,将实验室的技术转化为工程化的产品。”国盾量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国盾量子从蹒跚起步到引领行业,公司艰难爬坡的每个阶段,都能感受到合肥高新区的关心、支持与陪伴。

  2020年7月,国盾量子在科创板上市。敲钟仪式上,国盾量子董事长彭承志动情表示:“我们不会辜负这片率先打造量子技术产业集群的热土。”

  国盾量子希望未来“科大硅谷”能成为“人才谷”。“‘科大硅谷’作为省市校三方共同支持的科创基地,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多,人才将成为决定未来发展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研发人员占国盾量子正式员工数接近一半,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人数超过正式员工的三成。期待通过人才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高校资源等方法,吸引、鼓励高质量人才留在‘科大硅谷’、留在合肥高新区,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并通过培养优质企业、打造行业品牌等途径打造体系化、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平台,促进形成高质量正向循环。”国盾量子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米科技的关注点集中在“科大硅谷”建设中的产业规划、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创业企业扶持三个方面。

  在产业规划方面,华米科技希望结合合肥创新型企业集中区,按照当前合肥市新兴产业布局进行“科大硅谷”产业规划,省市校三方共同打造“科大硅谷”优势产业集聚区,形成“科大硅谷”的产业布局与合肥市产业布局的互补,辐射在肥科技型民营企业,特别是科大校友企业发展。

  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方面,华米科技希望“科大硅谷”建设中能充分关注和挖掘中国科大在校学生创业项目,定期在“科大硅谷”面向社会进行项目推荐和路演活动,鼓励更多在肥科技型民企依托资源优势,就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创业企业扶持方面,华米科技希望在支持科大校友企业创业时,鼓励发展以科技型民营企业为基金管理单位,撬动省市区级政府财政资金,充分授权,宽容失败,定向扶持优质“科大硅谷”创新创业项目,逐步将“科大硅谷”“科创+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辐射合肥全市,推进合肥科技创新创业,助力合肥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启威生物之所以选择合肥高新区,源于合肥高新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耐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宽容失败,帮助企业成长。在政府政策和服务上,总能快速响应,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给予差异化政策扶持。作为创新高地的合肥高新区,为科技企业的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正是由于合肥高新区的支持,让启威生物这样曾经筚路蓝缕的初创企业挺过最初的艰难,一步步走到现在。”启威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国庆教授创立。

  启威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科大硅谷”核心区的中科大校友企业,我们期待“科大硅谷”的建设能够继续发挥集聚、引领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聚集科大校友企业的力量,相互带动,发挥集群效应,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科创+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中科大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客中心”,部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批批的科大学子从“学校”走向“市场”,从“实验室”走向“公司”。

  与此同时,在一些过去的科技短板领域,以中科大学子创办的企业正在迎头赶上。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领域,中国上榜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这让中国企业进一步增强了赶超的信心。

  一个“谷”影响一座城。合肥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依托“中国声谷”形成的“磁石效应”,加速了先进技术与产业资本等各方资源的汇聚;“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相信未来“科大硅谷”也将会发挥中国科技大学的向心力,不断吸引海内外中科大学子成为“谷民”,聚焦创新创业献智献力,成为合肥高新区新征程中的新基石、新发展中的又一靓丽名片。

  本版图片来源:合肥高新区

2021-03-08 合肥高新区全力建设“科大硅谷”核心区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55.html 1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楫扬帆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