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人勤春来早 创业孵化机构复工忙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18日,牛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全国许多创业孵化机构结束春节小长假,陆续开始有序复工,开启新一轮踏实奋斗追梦征程。

  发扬“三牛”精神

  深化服务促企业发展

  2月18日,是中关村创业大街迎来的辛丑牛年第一个工作日。在这里,创业会客厅、中关村创业大街集群注册服务窗口正式对外敞开;创业咖啡馆、花点时间等街区网红机构已恢复营业;创业食堂备好美食,为人们提供丰盛的餐饮……中关村创业大街98家入驻机构和企业基本全部开工、2000余名员工重回工作岗位。

  2月18日正值大年初七,在武汉江岸岱家山科技创业城,园区孵化器公司、加速器公司、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围坐在一起,召开了一场“发扬‘三牛’精神做好岗位工作、加强‘五感’服务促进企业发展”恳谈会。

  “大家集体学习了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参加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民主生活会新闻和媒体报道湖北加速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综述的内容,观看了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科学家‘红毯秀’。”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培向记者介绍。

  2020年,武汉岱家山科创城筑牢“第一道防线”,确保了园区零疫情。并且,园区迎难而上,新引进科创企业22家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并培育出30家高新技术企业;共举办13场金融财税服务活动,帮助38家小微企业获得纾困资金11261.3万元,并帮助79家次企业获得科技项目支持,获批奖励金额达1420.9万元。

  在拉萨高新区,和创业者们一样,既意味着不确定性,又意味着充满无限可能的N·次元众创空间开启了“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春节后的新一轮探索旅程。

  “截至目前,累计在孵企业161家,其中场外累计孵化82家,场内累计孵化企业79家。”拉萨高新区N·次元众创空间负责人郭学英告诉记者,“在做好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的基础上,我们2020年度办理入驻企业22家,在孵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01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10.5%;年度企业总产值13191.86万元,上缴各项税费207.68万元。”

  春节过后,在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一个个格子间,一台台电脑,一群朝气蓬勃的人们又在这里为梦想寻求方向。

  “我们初步建成了‘1+X+N’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表示,“‘1’是指上海技术交易所;‘X’是指在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这个平台上汇聚众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更专业的科创服务;‘N’是指无数个产业,以聚焦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目标,是我们下一步探索。”

  践行新规划

  做好创业服务“路由器”

  新年新征程,各创业孵化机构也在积极践行新规划。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探索更好地发挥‘路由器’功能,连接科研成果、企业、产业、投资机构资源,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在全国30座城市建设运营50余个科技园、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的清控科创总裁程方对记者表示,2020年,清控科创注重提升产业垂直孵化服务和行业人才服务功能,与清华大学等高校、阿里云等行业头部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京晋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2021“青云计划”及“数智未来”也即将启动,并随之开展阿里云智能物联师资培训活动。

  清控科创2021年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发挥园区网群优势,协同发展,建立覆盖全国的资源网络和服务网络;支持引导各园区项目培育重点亮点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培养产业专业化人才;深化强化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和高校技术成果产业化,并探索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经纪人体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扩大与产业龙头企业的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共建新型垂直行业创新孵化体系。

  2021年,武汉岱家山科创城将实施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摇篮计划”;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举办数字经济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峰会;实施企业数字化金融财税服务工程;开办数字经济学堂;培育“独门绝技”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专利法”宣传年;开展数字经济与标准化科普年;推动企业提升“跨境电商”营销能力;成立园区科协深化校企合作,创客空间打造数字科普基地;大力培育“三基”类企业和“四不像”新型科研机构;启动招商引智“数字经济项目年”。

  “今年,我们还将举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专题培训,全面学习掌握《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逐一对标服务规范缩小差距。”邓培说。

  在拉萨高新区N·次元众创空间,藏医药健康产业化研发共享实验室项目、西藏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项目、基于轨道交通高端服务平台改造项目等3个项目已正式开始投入建设。

  “我们今年规划完成特色载体3个项目的运营事宜。”郭学英表示,“此外,我们将搭建政产学研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通各平台的资源,形成链条化的孵化渠道,为拉萨高新区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的科技型企业。”

  在谢吉华看来,技术交易不是目的,只是过程,最终目的是构建产业集群化的孵化模式。“我们通过植入新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来丰富上海整体的孵化体系的内涵,让孵化器完成升级。我们希望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形成新的技术生态环境,进而能够带动产业集群的孵化模式。新的整个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植入,将让整个孵化器完成升级。”

2021-03-01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645.html 1 人勤春来早 创业孵化机构复工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