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双创”孵化催生转型“科技内核”

  ▶ 贾克帅

  舒适的办公桌椅、精致的装修风格、共享的会议厅,咖啡吧、健身区、阅览区一应俱全,青年创业者正在会议室、试验室里忙碌……走进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的“梦之湾”众创空间,这里处处充满创新活力、创业动力。在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创业孵化器、江东创业大学、东大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已催生出驱动转型发展的全新“科技内核”。

  “江东创业大学培训萌生创业意识,进入众创空间实操尝试,孵化器内研发试产,最后落户园区规模化生产,企业就像一棵树苗,从种子到参天大树,全过程都在园区内完成。”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孵化器总经理俞华说。

  近年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集。为此,园区积极整合创新要素,加大双创平台建设力度,构建创新创业全过程生态链。宁马科技园、西部产业合作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厂房建设,满足企业在不同创业阶段的发展需求。“园区提供了办公场地和硬件设施,给予培训指导,现在我们的业务已经覆盖全国各地。”亘达信息科技公司总经理季小明说。

  “我们坚持苦练内功厚植科创沃土,提升存量企业创新能力。”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娟说,园区编撰了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企业入库培育实施细则等文件,确保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量提质。预计到今年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0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将达30%以上。

  同时,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对接苏浙沪,引进长三角高科技人才团队。围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电子通信、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今年慈湖高新区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3家以上,柔性引进院士4人。加强与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高校对接,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目前,已先后设立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上海马鞍山“双基地”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由中科院与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合作成立。“这边钢铁产业完备,产业基础好,园区多次与中科院对接,所以最终选择落户。”该公司总经理冯海兰说,经过2年多孵化,技术日臻成熟,小规模试产年产值已达1.2亿元,不久将实现规模化量产。

  截至目前,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完成发明专利申请1011件,技术合同输出额达9.5亿元,已累计成功孵化244家企业。如今,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先后获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科技部“百城百园”行动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园区。

2020-11-16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9528.html 1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双创”孵化催生转型“科技内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