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9日
第A8版:园区产业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挥劳模工作室“窗口效应”促产改

  ▶ 薛敏 林智文

  近年来,泰州医药高新区加快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开展竞学竞技活动等系列举措,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推动产改的示范引领“窗口效应”,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展示窗口、学习窗口、实践窗口。

  泰州医药高新区总工会自觉担负起推进产改的工会使命,把2020年确定为全区工会系统产改推进年,召开工作推进会,依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成果,确定7家企业为产改试点企业,全力推进产改工作。

  其中,江苏科成发挥市级劳模严海锦的技能带头人作用,成立劳模党支部,建立“党建+工会+共青团+妇联”链条式党群一体化活动平台,推行“员工—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党员”“党员—管理干部”的人才“三培养”机制,夯实产业工人队伍成长路径,助力公司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到位列国内同行业前列。江苏南瑞泰事达以“李志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实施职工职业技能“淬火行动”,开展“班组长讲坛”“职工微讲堂”等特色活动,引导和激发广大职工参与岗位练兵、立志技能成才、勇于创新创业。目前,泰事达已拥有国家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15种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同时,泰州医药高新区充分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今年以来,以劳模、工匠为主讲人,以“职工大讲堂”为平台,走进100余家企业,宣讲16场,覆盖职工800人次。持续深化各类竞赛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泰州医药高新区总工会、人社局、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开展2020年医药高新区职业技能竞赛,对获奖选手分别授予“泰州医药高新区金牌工人”“泰州医药高新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及职业资格证书。

  泰州医药高新区始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构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在实践中推动产改浪潮奔涌向前。坚持试点先行、抓点促面,印发方案、工作要点,为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

  目前,泰州医药高新区拥有近3万名产业工人,7600多名技能人才,43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等多个新兴主导产业。下一步,泰州医药高新区总工会将锚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向,思想认识再到位、制度机制再完善、职工权益再保障,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泰州医药高新区“二次创业”助力、增光、添彩。

2020-11-09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9457.html 1 泰州医药高新区:发挥劳模工作室“窗口效应”促产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