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2日
第A8版:创新园区

30年“新”意不改 再创发展新辉煌

苏州高新区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军

  太湖时代:苏州科技城

  苏州创业园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

  淮海街夜景

  苏州高新区狮山国际都市繁华夜

  太湖风光

  ▶  施为  本报记者  刘琴


  三十载风雨兼程,三十载砥砺奋进。自1990年创立至今,苏州高新区在一片空白基础上起步,历经30年辛勤耕耘,创造了众多“第一”和“唯一”,成为苏州的骄傲、江苏的骄傲,在全国高新区里也是独树一帜。30年来,苏州高新区始终“新”意不改、常建常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站在新的起点,而立之年的苏州高新区正不断奋进,奋力迈向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前列。


  1990年建区,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年来,苏州高新区始终“新”意不改、常建常新,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累计集聚外资企业超过2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60.5%和5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超千亿元,医疗器械产业年均增速50%以上,已集聚上市企业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2家。高科技企业集聚、外企高地、人才热土、数不胜数的大院大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在这里默默耕耘,创造了多个“第一”和“唯一”。目前,苏州高新区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要用‘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苏州市新区精神,鼓励全区上下在新时期再掀创业热潮,再创发展辉煌,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下坚实基础。”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苏州市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在近期召开的苏州高新区纪念开发建设30周年暨冲刺四季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动员大会上表示。

  运河篇章: “拓荒牛”拉动

  国内国际两条发展线路

  在苏州高新区纪念开发建设30周年大会通安镇分会场,土生土长的通安镇华通花园第一社区党委副书记张丽萍颇有感慨:“这次大会让人觉得非常震撼,了解苏州高新区3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非常提振士气。”

  此前,张丽萍在苏州高新区国画院观看了《见证30年 开放再出发——苏州高新区开发建设30周年》图片展。其中,苏州高新区建设初期的“拓荒牛”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30年前,苏州高新区的开发建者仅仅凭借一辆自行车、一件雨衣、一双雨靴和水壶、凉帽等简单的“配置”,就投身“平地起高楼”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张丽萍表示,今天的高新人,仍然保持着这种朴实的精神,结合时代赋予的使命,更加凝聚开拓创新的奋斗力量。

  穿过苍茫的岁月,窥探30年前的一丝光影。苏州高新区自成立之初就践行“新”意,悄悄走在了创新发展前列。

  1993年,苏州高新区科创局下属事业单位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定位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创业者提供综合服务的公益型科技机构。一支年轻充满干劲的科技队伍随后组建。正是在当年,苏州高新区金山路8号的一幢小楼里,第一批科技一线工作者迈开了划时代的步伐。

  起步早且具有敏感性。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把目光投向了全国两拨“亮眼”人群,分别是留学归国人员和在华创业的外籍人员。“当时,全国针对科技创新创业人员的政策都不太完善,但我们凭借着地域承载能力强、先发制人的优势,很快就在华东片区吸引了大量人员前来,也因此将孵化器做出了一定规模。”苏州高新区科协副主席邵一民介绍说。

  1996年,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批仅有的3家“国际企业孵化器”之一;1998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首批十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之一;同年,由教育部、科技部等单位联合组建了“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

  时光如梭,在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苏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和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的一体化组织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苏州高新区的孵化器发展结合园区的“二次创业”,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特色,并建立了若干个专业孵化器和产业园。

  此后,经过不断发展和扩建,如今坐落于竹园路上的苏州创业园生机勃发、硕果累累。目前,苏州创业园总部占地100亩,建有高标准孵化载体1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00多家。其先后获得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集体等省部级以上荣誉40多项;累计引进各类科技人才2万余人,获批区级以上领军人才426人次;培育科技型企业2200多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80多家;创新苏州“创客峰汇”众创空间已集聚众创空间61家。

  与此同时,引进外资企业也是早年苏州高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000余家,是我国极具竞争力的外商投资“高地”。其中,园区内拥有世界500强企业59家,日资企业近600家,2019年实际使用外资达7亿美元。

  在落户这片区域的众多外资企业中,日资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颇具优势,不仅为区域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推进了苏州高新区内城市配套建设。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着力打造日本学校、日本诊所、日资商业体、日本料理一条街等具有鲜明日本特色的场所,使之不仅成为日本人投资兴业的热土,还成为其心目中的“第二故乡”。

  目前,最新改造的淮海街华丽变身,成为了苏州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全新亮相的淮海街着力升级街区多元化业态,增设了淮海小剧场、日本现代艺术雕塑等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与此同时,淮海街进行文创产业探索,目前已推出品牌书、形象代言人“桂花酱”及周边产品,未来还将以季节性限定元素、文化品牌合作联名活动等形式,不断延续淮海街品牌活力。

  太湖篇章: “大院大所”落户

  铸就一座科技新城

  2008年10月12日,现任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院研究员顾华东第一次来到苏州。他从上海浦东机场下飞机坐到大巴上就一直在脑海里搜寻对苏州的印象:是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人家还是集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的现代都市,亦或是被称为“天堂”的繁华之地?然而,随着对接的工作人员将他从干将西路接上车,沿着北环高架一直开到鹿山路时,顾华东傻眼了:此时的太湖大道正在修建,眼前的道路一片混乱。

  “工地很乱,路不好开车,关键是开了很远都没有房子,全是荒地和树林。”正当顾华东心里犯着嘀咕,思索着究竟这即将成立的院所选址是在何处的时候,在龙山路和太湖大道交汇处,一座马蹄形的大厦映入眼帘。就在这座大厦北边,一座三层小楼——“龙山路14号”成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筹建前期的“摇篮”。

  如今,一幢灰色的建筑群屹立在苏州科技城青山脚下。它的主体建筑风格和苏州江南水乡的气质完全不同,而是带着一丝刚毅果敢,恰如科研人员身上特有的严谨稳重气质。这里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科研人员,引领着苏州高新区“一号产业”——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大步迈进。

  随着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进,科创“活力因子”的种子也随着整个苏州高新区推进西进建设,被播撒到了城西更西处。

  顺着太湖大道从苏州主城一路向西,在一片青山绿水中,坐落着一座颇具现代化风格的新城——苏州科技城。这里是2002年苏州市建设“一核四城”发展定位中的生态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苏州高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也是苏州高新区“太湖时代”篇章的开启地。

  苏州科技城,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十几年前,苏州高新区设计出通过引进 “大院大所”来增加自身 “科技内核”的顶层方案。现如今,那些掩映在优美自然环境中的科研大楼以及在里面穿梭忙碌的科研人员,成为了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最强“底气”。这些科研院所的落户,也逐步产生了良性的“链条反应”,优质的项目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催生,人才大量集聚,相关产业也有了更深厚的科研后备力量。

  以苏州高新区先导产业之一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在今年8月举办的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大会上,几十个院企开展产学合作,签约临床研究合作项目,授信资金达400亿元。“十年磨一剑”的医疗器械产业,正呈现出加速腾飞态势。

  正因为“大院大所”的引领,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内更多的优质企业先后集聚,不少创新公司已崭露头角。速迈医疗在国内口腔医疗行业奠定了细分领域第一的品牌地位;法兰克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外科吻合器领域排名世界第三,在我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康多机器人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动物实验,心擎医疗建成我国第一条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生产线……“我们已深入实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和10年规划,力争到2022年产值超500亿元,2025年产值超800亿元,2030年产值超2000亿元,要把医疗器械的‘苏州高新区品牌’打得更响亮。”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苏州高新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近3年,区内财政投入约6亿元支持“大院大所”发展。截至目前,区内已落户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大工研院、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超过100家,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多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40亿元,为区内积累了厚实的创新家底。

  而“大院大所”落户所裹挟的“红利”也充分体现在科研人才的数量上。目前,苏州高新区累计集聚各类人才2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6万人;拥有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超1500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48人次,省双创人才103人,省科技双创团队10个,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18人,姑苏重大创新团队5个,各级领军人才指标均居苏州市前列。

  未来篇: 深度“耦合”产业链和创新链

  今年以来,尽管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苏州高新区发展的步伐仍然迈得很坚定,一波“大动作”频频出现。

  9月4日,苏州高新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组团赴沪签约21项总投资达382亿元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包含苏州中日创新谷、央企科技建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北斗+5G&AIOT应用测试服务产业社区、城市综合体、百度VR(苏州)赋能中心、血管介入器械研发制造中心、日本高端制造业地区总部等,涉及医疗器械、5G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生产制造领域及高端服务业领域。投资力度大、科技含量高、影响带动力强,将为苏州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民生福祉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9月22日,苏州高新区又组织人员南下前往深圳“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产业金融协同发展合作会,签约46项总投资509亿元重点项目。其中,苏州高新区与腾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腾讯集团将在园区打造长三角区域首个腾讯数字产业基地,围绕数字经济、“新基建”、新科创、新文创等生态产业领域,集聚大量腾讯生态圈企业,为苏州再造一个基于腾讯流量的数字经济产业。未来,预计可带动相关产业投资100亿元,形成相关生态经济年产值200亿元。同时,园区还有东华软件、群立集团及一批区块链企业即将首批入驻该基地。

  会上,还有多项基金投融资项目、科创人才项目、重点产业项目陆续签约。

  在疫情期间,苏州高新区还组织了赴日招商小分队,前往日本进行“面对面”招商……

  “科技之花”曾经开在了运河边,而科技的种子乘着发展的风向,又来到了太湖边,再一次绽放出绚烂的“科技之花”。这一切离不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厚植土壤,悉心浇灌。

  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修炼科技内核。苏州高新区的决策者深知:“要实现自主创新,其关键在于动能转换。”苏州高新区的做法是把平台和政策做深做实,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创新活力强、技术领先、成长性高的优质项目落户;另一方面着力推进现有优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耦合”。

  去年3月初,苏州高新区成立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这家集聚了苏州高新区招商和科技人才的公司一边牵起了项目引进工作,一边又负责加快企业推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苏州高新区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并持续营造便利环境,先后制定了四大类17个小类的科技专项政策,有5172个科技项目立项,为企业争取资金支持超过28亿元;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打造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累计入驻近100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链;规划建设的苏州金融小镇,已入驻金融投资机构550多家,集聚各类基金规模超过860亿元。

  如今,在苏州高新区已形成了“一核多园”的科技产业配套载体,在集聚了200多家企业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里,新生代医疗器械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此外,苏州高新区还在枫桥街道、浒墅关经开区、狮山横塘街道等地建设了多个产业园载体。

  作为国家高新区,苏州高新区从未停歇科技创新的脚步。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累计拥有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独角兽培育企业11家,瞪羚企业198家,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2家,列江苏省各个高新区前列,集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2337家;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300家次,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2300项,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企研发机构有效建有率达到94.82%、列苏州市第二。今年以来,新增注册创新型企业681家;获批省民营科技企业357家,列苏州市第一;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61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71.55亿元,列苏州市第二。

  苏州高新区从诞生之日起血液中就带有“创新”基因。带着这样的基因,在苏州高新区初创的“第一个十年”,靠的是“发展是硬道理”和“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新区精神两大法宝;“第二个十年”,苏州高新区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新高潮;“第三个十年”,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生态底板上走出了新的“创新”之路。

  展望未来十年,苏州高新区将以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先行军为目标导向,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机遇,做好对接上海的大文章,在合作共赢中提升苏州高新区发展能级。

  本版图片来源:苏州高新区

2020-11-02 30年“新”意不改 再创发展新辉煌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9384.html 1 苏州高新区争当高质量发展先行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