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
第A10版:园区动态

株洲高新区:“园”景无限 “谷”耀未来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图片来源:株洲高新区

  ▶ 谢嘉 李媛

  开园5周年,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成绩斐然。5年来,株洲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累计引进企业及项目数量达250家,累计引进湖南省级以上创新人才16名,累计申请和在申的知识产权达1563项,32家入孵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26位国内外专家院士的高端项目在园区孵化……闪亮成绩单的背后,依靠的是园区审时度势,不断调整思路、创新谋划布局。

  “双招双引”

  撬动发展新动能

  初秋,装修完的湖南圣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大楼,全新的检验设备正在调试中。未来,这里将打造国内一流、湖南首家生物医学检验检测中心。“株洲高新区主动上门接洽,考察后双方一拍即合。”圣洲生物副董事长颜进取说,除了看中园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硬件条件,工作人员高效、务实的办事风格外,园区浓厚的创新氛围更让他们眼前一亮。

  作为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的管理部门,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焕发全新动能的同时,也根据园区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转变招商理念。

  在招商方向上,园区从纯研发向“研发+平台+总部”方向拓展,引进中科轨道湖南研究院、方心科技以及移动互联网企业等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园区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在招商方式上,探索“基金招商”,丰富双创扶持资金筹措渠道,与创投机构、头部企业紧密合作,提升招商效率;在招商绩效上,加强绩效约束,进行严格招商项目考核,严格对赌条件,提高项目“含金量”。

  今年以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多维挖潜项目资源,对冲疫情影响,现已引进英迈智能、湖南时创智能等21个高端创新创业项目、15名博士或高层次人才。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大胆创新“双招双引”方式方法,从关注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从政策吸引力向环境吸引力转变,正形成项目、资金和人才的“磁吸效应”。

  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圈”

  创新,是株洲高新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内在的基因。5年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围绕推进创新发展,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日前,由湖南工业大学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简称“轨交创新中心”)参与研发的“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率先实现在国内高速动车组上装车,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国际竞争力。“谁拥有永磁牵引系统,谁就拥有高铁的话语权。”轨交创新中心副主任朱永祥说,他们不仅能为企业解决自主创新“卡脖子”的难题,而且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为株洲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输送人才。

  目前,园区已建成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中德智能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陕研新材料装备技术研究院等11家协同创新平台。此外,园区还在海外合作建立了中国动力谷美国“硅谷”、西雅图“云谷”、德国“碳纤维谷”等离岸创新平台。

  今年,全国首个无障碍创新创业平台落户园区,开拓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全新版图,其孵化的“手之声”远程视频手语翻译平台,在入园短短1年之内,在软件推广、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等方面获得系统性的孵化支持。

  当好精准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湖南德智新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所研发的碳化硅纳米镜面涂层材料应用在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随着业务拓展,今年该公司准备增加四台生产设备。

  “环评、按件等手续是在驻企联络员手把手指导下做的,给我们节约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德智新材料董事长柴攀称,公司刚入园时,园区的法务、财务、管理等免费培训接踵而至,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服务,为企业解了各种后顾之忧。园区不仅成为企业的“娘家”,也是企业坚实的后盾。

  目前,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构建了“一站式”的配套服务,涵盖厂房租赁、政企对接、人力资源、物业服务等。今年以来,园区为宏迅亿安、迅联信息等10个双创项目定制投融资机构专题调研活动,组织轨道交通产业链银企对接会,实际拉动贷款1.35亿元;策划“包装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动力工坊”等活动,为企业拓展市场。

  园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始终把企业发展摆在首位,扑下身子、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环节的‘保姆式’服务,营造政策最优、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发展氛围。”

  5年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以磁场般的产业吸引力,招来了先进的研发中心、尖端的高新技术企业、顶级的创新人才。站在新的起点,园区将抢抓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发展机遇,续写新时代的壮丽新篇。

2020-09-21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8993.html 1 株洲高新区:“园”景无限 “谷”耀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