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
第A7版:聚焦中关村论坛

“新基建”加持下, 如何让未来出行时代快点到来?

  ▶ 本报记者 李争粉

  在中德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曼丽、 车联网公司四维图新副总裁白新平、 新能源企业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自动驾驶企业禾多科技CEO倪凯、自动驾驶企业亮道科技CEO剧学铭等专家、知名企业家围绕“‘新基建’下,如何让未来出行时代快速来临?”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出行新技术、新体验进行预判与交流。

  未来出行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白新平:四维图新的业务主要是导航、车联网、自动驾驶、芯片等,其中,芯片业务不仅在国内布局相对比较早,而且拥有较为完整的业务体系,在整个智能网联终端应用方面占比较高。四维图新乘用车智能网联业务,主要是面向车厂、整车企业输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整体解决方案等。

  倪凯:禾多科技是一家致力于量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高速公路和智能泊车两大场景,研发出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自动泊车解决方案。没有量产自动驾驶很难谈大规模生产;没有大规模部署,数据也很难支撑自动驾驶发展,从而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

  剧学铭:亮道科技是一家专注自动驾驶感知、开发、测试验证的公司,特别是在激光雷达传感器方面,新型激光雷达传感器实现量产,在新型激光雷达传感器路端使用场景拓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张剑辉:海博思创是一家致力于动力电池系统和电网储能系统的设计研发及生产制造的企业。核心技术是基于云端大数据,不断地调整对电池控制与管理策略,以及与电网交互策略,致力于延长动力电池寿命,以及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在电力储能方面的应用研究。

  曼丽:希望能够和中国的合作伙伴进行更多的合作,特别是在研发和创新方面。

  “新基建”赋能,真正的自动驾驶什么时间到来?

  白新平:“新基建”是数字化基建。不管是自动驾驶车辆也好,还是其他工业产品也好,都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数字化来拓展机器替代人的场景,也就是说让机器工作的场景越来越多,替代人做更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数字化改造,没有AI能力的运用,这一目的就很难达到。因此,“新基建”应用场景要融入更多的数字化改造能力,这与整车数字化如出一辙,就是让整个产业链更加数字化,进一步减轻人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让机器更多的替代人做更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讲,能够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得益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

  但是,局部场景的自动驾驶和有限的自动驾驶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现在,新能源汽车出行会有里程问题,这需要“新基建”建设去解决一些问题,包括设计充电路径、充电桩设置、充电模式,都会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很大的影响。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都离不开“新基建”的发展,可以说“新基建”实施是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张剑辉:在“新基建”赋能情况下,充电桩到底建在哪里,怎么建?如果每个新建的小区每个车位都配备充电桩,实际上会造成电网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市电网就像我们的毛细血管一样,不可能每一个血管都特别“粗壮”,再加上人们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要求,从最早的20-30度电到现在的80-100度电左右,续航700公里,这对电网的冲击很大。因此,需要结合储能系统的研究,把储能与充电桩结合起来,类似于蓄水池,快充时电网的电+储能系统的电一起为电动汽车充电,平时给储能系统充电,尤其是在电价低谷时给储能系统补电。另外一种方式是把终端负荷、价格调节机制和充电桩部署结合。这种结合才能真正把充电的基础设施更广泛地以一个比较合适的成本在城市中布置。

  倪凯:“新基建”对于自动驾驶是一个利好。大家看到了希望,但也应看到路途还比较遥远,尤其是要实现无人驾驶。目前,单车的智能化由于受硬件的限制,包括传感器限制、人工智能算法发展限制,还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单车智能化有比较大的局限性时,怎么能够迅速提高自动驾驶的水平,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更便捷的自动驾驶服务?这时“新基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车智能的不足。

  剧学铭:社会上对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能够达到接受的时间点,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超过人的驾驶。比如说每天上下班,大大小小的事故都在发生,这是人为造成的,大家习以为常、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自动驾驶的事故率与现在人的驾驶造成的事故率是一样,就难以推广。所以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至少要比人强一个数量级。

  我个人看好自动驾驶,同时也知道它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在在“新基建”的带动下,实际上加速了真正实现自动驾驶这个时间点到来。因为自动驾驶无论是主机厂也好,还是RoboTaxi等方案提供商,他们的自动驾驶能力已经建起来,通过AI的训练和传统方法的训练,迭代的技术已经具备,后续就是克服长尾效应,使驾驶更舒适、更安全。

2020-09-21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8953.html 1 “新基建”加持下, 如何让未来出行时代快点到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