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1日
第A11版:园区看点

构建“科技+职教+金融”双创模式

永川高新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成效

▶ 张朝国

  永川地处重庆西部,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支点、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增长极。当前,重庆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已迫在眉睫。作为重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永川依托职教城人才集聚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初步构建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科技+职教+金融”的创新创业新模式,带动了新兴产业培育,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前,重庆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正处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发挥国家高新区的核心载体作用,加速构建以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模式,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永川高新区是继重庆高新区、璧山高新区之后,重庆市建立的第三家国家高新区,在建之初就被赋予了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永川高新区立足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初步探索出一条“科技+职教+金融”的创新创业新模式。

  一、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目前,研究影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较多,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提升社会创新能力,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支撑。国内学者李伟庆等深入研究的创新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发现产业升级对自主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溢出作用越显著,企业创新能力越强。

  国内学者冯雨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关系时,发现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产业转型升级越容易;产业规模越大,产业创新能力越强,但转型升级时难免会受到利益相关人的阻挠,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相应增强。

  产教融合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学者覃建军认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密切联系,主要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行了分析,发现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和加强规划管理,使职业教育服务更具针对性,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学者张蕾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协同后认为,在制造业技术升级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政策作为宏观指导,国家更应该注重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为国家产业升级提升专业人才。国内学者王长文等指出,产教融合模式应以企业为主,由企业设定人才成长方向,提升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速率。国内学者何正东论证了企业帮助高校完善课程体系,有利于企业实现高层次人才内部建设,提升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产业基金通过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注入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初创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从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国外有很多成熟的做法,如美国的小企业产业基金、欧盟的欧洲投资基金等。国外学者Lerner论证了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中产业基金对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重大作用。国外学者Zaborowski认为,创业投资基金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区域吸引投资的能力,带动了区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国外学者Samila&Sorenson认为,产业基金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基金管理人通常选择经验丰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企业。

  从文献研究梳理发现,目前部分学者分别探讨了自主创新、产教融合、科技金融等要素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系,但鉴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从永川高新区的视角,分析产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产教融合、科技金融的互动机制,为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二、构建“科技+职教+金融”的双创发展模式

  一是发挥国家级科技平台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永川高新区把创新创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永川创新30条”,累计兑现补助资金8000多万元,培育68家重庆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92家高新技术企业,园区科研投入(R&D)占GDP的比重达到4%。为支持软件信息领域创新创业,相关部门开放非保密数据,为创客提供数据源,并开放城市服务平台接口,吸引腾讯、携程、博大光通等98个创业平台型项目入驻,涌现出一大批初创企业。

  永川高新区大力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设永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7月,永川高新区建成重庆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平台面积11万平方米,提供工位近5000个,累计入驻企业1500多家、团队1800多个,培育科技型企业213家,整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等资源,持续开展“创响中国”系列活动和全国双创活动周活动,形成了“周有培训、月有论坛、季有大赛、年有节会”的“永创汇”双创品牌。近年来,永川高新区获财政部、科技部支持建设双创特色载体,获重庆市科技局支持建设环文理学院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一核”(科技创新中心)、“一街”(沿学府大道)、“一廊”(沿兴龙大道10分钟车程)创新创业生态圈,集聚创新资源,助力双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和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知名专家等128名。

  二是推动中国西部职教城升级,强化技能人才供给。

  永川“城校互动”是中国职教发展第四种模式,推动“城校互动”向“产教融合”第二次创业。

  为鼓励职教师生创新创业,永川高新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工作者离岗创业和在岗创业,实施科技成果强制转化许可、转让收益权益分配改革,实行职教学生弹性学分学制制度,激发了职教创新创业热情。例如,重庆文理学院“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开发”项目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团队组第一名,并获得FDA和CFDA开展ⅠⅡⅢ期临床试验批件,实现重庆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柔性触摸屏”项目获首届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收到产品订单总额4000多万元,即将实现产业化。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与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学院,整合设立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无缝对接园区主导产业,在大型科普机器人、物联网、无人机、3D打印、汽车维修等领域诞生了45家初创企业。在各高校推出“创业合伙人计划”,企业可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创业资金、场地、市场等,学生技术入股,收益按比例分成,这样的合作解决了彼此需求并很好地进行互补。永川高新区每年参与创新创业的职教师生达到5000余人,成立创新创业团队600多个,创办企业300余家,带动就业8000余人。

  在推动职教院校成为社会双创人才培训基地方面,永川高新区充分发挥职教与产业结合紧密、师资力量强的优势,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例如,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普天、德国工商大会上海办事处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普天大数据产业学院和中德工程师学院,对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园区着力打造中德产业园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重庆文理学院牵头成立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吸引了四川、重庆等地的86家高校、高新园区和企业参与。联盟单位在课程开发、人才培养、项目培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为鼓励各类职教院校按照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设立特色专业,永川高新区发布“职教发展24条”,最高给予50万元补贴;对院校按企业要求开设“订单培养班”,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对校企联合打造的国家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最高给予奖励500万元等。实施“职教学生留永”计划,对于就业创业的职教毕业生,永川在资金、项目、住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行职教“双师制”,畅通校企人才流动渠道,通过项目合作、互聘兼职、双向挂职等方式累计选派“双师型”人才200余人。截至2019年7月,兑现奖励政策4860万元,14所院校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新开设与产业密切相关专业11个、订单培养班17个,建成产学研用合作平台6个,年培育实用产业人才1.2万人,基本形成了稳定的产业人才培养链。

  三是构建“1311”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创业、创投是创新驱动的“铁三角”。永川高新区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构建了“1311”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为培育一批科技金融示范银行,出台《永川区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永川区科技金融示范银行管理办法(试行)》,首批认定4家银行为科技金融示范银行,为不同的科技型企业提供“科创贷”“税银通”“数据网贷”和“微捷贷”等多款科技金融产品;永川银监分局将对科技金融示范银行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

  为解决科技型创业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瓶颈问题,永川高新区分别建立了创业投资种子基金、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种子基金总规模达5000万元,由重庆市创业种子投资引导基金和永川高新区共同出资组建,首期出资1000万元。该基金以公益参股、免息信用贷款和债转股等方式支持落户的创业团队和种子期创新型小微企业。截至2019年7月,已为重庆威诺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提供三年免息贷款规模达345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总规模达1亿元,由重庆市科技局出资40%和永川高新区出资60%共同设立,首期到位资金1500万元。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创新产品、创新企业等5个指标进行信用评价,生成信用等级,可相应获得40万到300万元不等的贷款。截至2019年7月,园区230家科技型企业总授信额度超过2亿元,已有42家科技型企业申请贷款5470万元。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总规模4100万元,贷款最高限额从500万元调整至1000万元。截至2019年7月,已累计发放111笔,贷款3.28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占42%。

  为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入股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永川高新区成立了规模达5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投资固高长江研究院、德国埃马克等10多家企业,形成了智能装备集群。与赞基金联合设立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共建智能先进影像产业基地。

  此外,永川高新区积极鼓励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到科创板(OTC)挂牌融资。截至2019年7月,已有纳楠斯智能科技等11家企业在科创板挂牌。

  三、永川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效

  第一,创新支撑了一大批传统企业升级发展。截至2019年7月,永川高新区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达6.2亿元,加快了高端数控机床、汽车及零部件、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电子信息等智能产业发展。例如,红江机械设备数字化率从60%提高到90%,制造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了3.6个月,单位产品消耗资源从每套180元减少到102元,降低40%。该企业也先后入选“工信部量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名单。

  第二,职教助力一大批优势企业入驻。2019年以来,永川高新区15所大中专院校学生总数达12.6万人,同比增加6%,对接园区主导产业的专业学生总量达2.8万人,各职教院校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对接专业的学生双证获取率达88.2%。重庆文理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展迅速;重庆水电职院、财经职院、科创学院入围重庆市级优质高职院校。成功建成科大讯飞、华中数控、德国工商大会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中德制造学院等产业学院6个。

  在产业人才优势吸引下,2018年1-9月,永川高新区累计引进项目147个,其中30亿元以上的项目5个,包括投资35亿元的STS电动车项目、投资35亿元的中交航空港项目等。2018年引进的投资规模达120亿元的长城汽车项目正式开建,3年达产后将再造一个“永川工业”。投资45亿元的东鹏智能家居产业园年内将建成投产。2018年,永川高新区职教院校毕业生约2.77万人,其中留永就业4190人,约占15.1%,为引进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第三,金融培育了一大批初创企业快速成长。在科技金融示范银行、产业基金、投资基金、担保基金的助推下,永川高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诞生了一大批初创科技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截至2019年7月,累计孵化入驻企业268家,从业人员1.3万余人。“服务公社”惠民信息平台全面上线,融入政务服务事项185项,建成社区门店200余家,完成支付改造523家。中国首家020综合家政服务企业懒人福家政研发的“互联网+洗衣”模式已推广到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10多个省市,在资本市场上,400万元创立的公司估值达到6700万元,获得了1000万元风险投资。

  四、未来展望

  从永川高新区构建“科技+职教+金融”双创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来看,创新支撑了传统产业升级,职教带动了优势企业入驻,金融为创业科技型企业“输血”,为永川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按照国务院打造双创升级版的要求,永川高新区将进一步深化“科技+职教+金融”双创模式。一是深化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建设项目,新建一批独立法人主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转化重大科研成果,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高质量职教城,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学院,培养产业人才;推进职教创新创业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职业院校与园区之间的藩篱,真正调动职教师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三是引进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提高各类基金的运营效率,放大基金规模,让更多的双创企业得到基金红利;充分发挥基金管理机构的资源优势,在大数据、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集聚一批上下游企业,尽快形成产业链条,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作者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本版图片来源:永川高新区

2020-09-21 ▶ 张朝国 构建“科技+职教+金融”双创模式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934.html 1 永川高新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