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9日,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中小企业融通专业赛首届中国中车专场决赛在线上举行。通过激烈角逐,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脱颖而出,分获成长组和初创组一等奖。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通过视频表示:“用创新驱动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大赛的一项具体举措。希望中国中车通过大赛凝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成功模式,为我国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轨道交通领域企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龙头创新引领、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中国中车作为轨道交通产业“火车头”,首次接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向全国中小企业鸣响产业协同的嘹亮号角。大赛自7月13日点燃列车引擎以来,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征集优秀创新技术,共吸引来自全国28个省和计划单列市的135家企业搭乘“中国中车”,“协同之旅”在广袤的创新创业沃土上启程。
参加决赛的12家企业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浙江、陕西和青岛,代表了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其中,6个项目聚焦能源与动力方向,主攻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和动力电池电机的安全和能耗管理;4个项目聚焦装备智能化方向,重点开展智慧养护、自动控制、雷达监测等技术创新;2个项目属于材料科技方向,利用热沉材料、超级铜材料解决高功率芯片散热难和能量损耗大等问题。
所有参赛代表详述自身技术在轨交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实际应用和市场前景,整个赛场以实现协同创新为核心,各方围绕产业供应链、研发能力互补、数据共享、股权投资、园区落地等合作领域,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参赛代表在赛后说:“大赛期间,‘超级铜’项目已经完成研发团队的扩充,瞄准超级铜高效永磁电机的设计与制造、应用与验证,也获得了国家有关科技项目的扶持与支撑。希望有机会继续凝聚各方面社会资源,融合技术与资本,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项目真正落地,实现国家—企业—科研人员共同受益,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决赛创投评委、中车(青岛)科技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总经理陆建洲表示:“参加决赛的企业聚集高端应用,有的技术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有的实现进口替代、有的是问题的解决者。中车创新创业基金通过此次大赛了解到了这些硬科技企业,下一步将与企业深入沟通,开展投资和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加速成长。”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