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继全国首只纯专利资产证券化产品落地后, 近日,“中信证券—广州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粤开—广州开发区金控—生物医药专利许可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两只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为企业提供4.34亿元融资。至此,广州高新区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达到3只,占全国总量的30%。
此次发行的两只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产业组织企业、构建资产池和专利池,通过专利许可方式,为24家科技企业提供4.34亿元融资款项。其中,由科学城融资租赁公司推出的“中信证券—广州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全国首单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为2.31亿元,基础资产为广州创天电子科技公司、凯通科技公司等14家科技企业103项核心专利的许可费用,每家参与融资的企业可获得600万至32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通过该项目,广州长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3000万元融资款项。
而“粤开—广州开发区金控—生物医药专利许可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由广州开发区金控集团控股券商粤开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和牵头销售机构,下属全资企业广州凯得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发行主体和原始权益人。产品发行总规模为5亿元,首期发行规模为2.03亿元,重点面向生物医药类企业,涉及生物制药、大健康服务及体内外诊断等多个细分领域,将助力生物医药企业获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资金融入。首期产品基础资产为香雪制药公司、华银医学公司等10家企业的近百项核心专利权的许可费用,每家融资企业可获得1000万-3000万元不等资金支持。
据悉,近年来,广州高新区不断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方式,初步形成了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质押融资—投资基金—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金融资金供应链,两只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突显专利权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现了知识产权证券化1.0到2.0的跨越,为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黄埔方案”。徐洁芹 范敏玲 童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