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
第A6版:园区动态

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创业者为中心搭建创新服务圈

  ▶ 郭伟 李幼君

  无人机搭载专业检测设备可实现围绕建筑物飞行拍摄,检测人员在地面实时分析;管道机器人“钻”入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查堵点、找漏点……这些重大民生工程背后的技术创业者,在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各个园区都能找到。

  作为海西建筑材料和建设工程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综合检测及科研服务机构,厦门宏业有限公司专注为建设工程领域提供综合检测、环保与安全技术等服务,目前已成功进入“三高”创业者圈。

  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厦门宏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一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创业者”为中心,注重培育冒险的创新创业精神,旨在营造一个创新、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文化环境。在此基础上,厦门火炬高新区从人才引育、人才房配套、鼓励园区企业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平台、人才政策制定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实践性高的多元化人才机制。

  受益于厦门火炬高新区优质的人才环境“红利”,厦门宏业自身的人才培育梯度获得更出彩的表现。如今,该公司共有员工300多人,园区每年给予企业骨干人才住房补贴和租房补贴政策,两年来已有60余人次收到补贴,助力企业稳留人才。

  与厦门宏业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完善的人才政策获得快速发展不同,智能视觉数据传输技术服务商拾联科技更多得益于园区完善的金融孵化体系。近期,拾联科技完成A轮战略融资,估值数亿元。完善的金融孵化体系,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众多中小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多年创新实践,园区已形成政府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市场风险投资机构互相配合补充的投融资服务体系,融合、协同、共享的金融创新生态持续“进阶”。

  同时,围绕园区各类创业者,厦门火炬高新区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分工精细专业、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特点,搭建了多个产业合作共享平台和云端技术交流平台,并从产品协作配套、技术创新交流等多方面,就近落实应用,让全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步调一致,实现共荣。比如,一家光电企业缺少LED灯珠等原材料而面临生产停滞,厦门火炬高新区及时协助企业通过合作共享平台在厦门本地找上游供应商;园区企业美塑工贸组建口罩生产项目,某个零部件短缺,园区服务小组第一时间联系园区模具企业按图纸要求紧急生产;疫情期间,施耐德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元器件供应不足,园区依托电力电器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对接新的本地供应商,并加大本地采购奖励和补贴力度;华泰利机通过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福利桥”,接到来自ABB、施耐德等外企的新订单。

  精准化一的“1+4”集成服务,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多年来持之以恒的企业服务理念。近年来,园区实施梯度培育计划,支持瞪羚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通过进入孵化基地、购买通用厂房、购地自建厂房等方式,为企业及科技创新项目制定完善的进驻方式;引进多家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园区,为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技术转让、资产评估等服务,综合性服务举措形成了从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到龙头企业的创新型创业者集群现象。

2020-08-24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637.html 1 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创业者为中心搭建创新服务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