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
第A10版:双创动态

重庆高新区助力中小企业渡难关

送政策 送资金 送服务 引人才

  图片来源:重庆高新区  重庆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

  ▶  赵军奇

  “面对医药新材料研发的不断投入,资金方面很是着急。”去年初,瑞希(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按住了“命门”,公司总经理冯文学为此苦恼不已,“幸好遇到了重庆高新区推出的种子基金,公司才突破了发展瓶颈。”

  这只是重庆高新区全力支持园区企业发展的一个案例。近年来,重庆高新区从金融、政策、人才等多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创新 “云端”送暖

  作为一家专注研发与应用“组织修复生物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瑞希生物在发展之初,也面临了“成长的烦恼”。

  得知企业实际困难后,重庆高新区第一时间与其对接,50万元种子基金的“输血”,使企业终于喘出了这口气,挺过难关。

  为帮助企业稳步健康发展,重庆高新区打出的金融“组合拳”远不止这些。建立科技金融线上服务平台,帮助135家次企业融资5.37亿元,疫情期间贷款贴息235.2万元;设立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基金和规模20亿元的西南地区首只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累计向378家次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7.88亿元……

  一揽子有针对性的稳金融举措,形成政策合力,引导资金流向,降低企业负担,保证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智慧工厂  降本提质增效

  虽然通过环保表面处理工艺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让瑞娃科技站稳了脚跟,但订单激增带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瑞娃科技副总经理许兴飞说:“没有优良的生产线,也无法及时满足客户更高标准的需求。”

  于是,在重庆高新区支持下,该公司开始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智能生产线改进技术后,误差减少在1微米以内;以前十多分钟生产一件工业产品,智能加工中心建立后可以达到1分钟生产一件工业产品,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也意味着会得到更高的利润。”许兴飞表示,随着从半自动生产向智能化转变,未来,企业在生产环节可节省60%时间,节省人力成本30%以上,同时能生产出精度更高的产品。

  瑞娃科技的智能化产线改造,只是重庆高新区大力支持企业转型的一个侧影。近来,重庆高新区鼓励52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8个项目获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认定;22 家企业获批2020年第一批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4194万元,为156家中小微企业申报各类发展专项资金1108万元……

  专场招聘  用人不愁

  “我想做家政服务类工作,但没有经验怎么办?”在招聘会现场,许继英鼓起勇气向工作人员咨询,她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最终,许继英在登记表上写下名字,经过培训之后,将正式踏入“职场”生涯。

  据了解,这场招聘会是重庆高新区2020年“职在民企,就有未来”民企招聘月活动的首个专场招聘会,近50家企业、7家职业培训学校,提供了1000余个工作岗位。

  据悉,“职在民企,就有未来”民营企业系列专场招聘共35场,发放稳岗补贴、就业补助474.8万元,帮助300余家民营企业招聘员工5万余人,为用人单位及各类人才搭建了双向交流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人才需求问题。

  机制突破  凸显行政效率

  “疫情期间,重庆高新区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申报线上服务平台火速上线。相较传统申报方式,企业申报实现‘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办结’,办理时效大幅加快,企业‘扫码’即可查询、申报。”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行无纸化后,企业网上实现优惠政策“一站式”线上申报及审批,大大提高申报效率,切实优化辖区内营商环境。

  “重庆高新区从落户到办理工商注册、办公场地对接、提供创业种子基金、投融资对接、产业工业设计、市场渠道拓展、员工招聘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非常方便!”重庆清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剑峰享受“一站式”服务后激动地说。

  这是重庆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在机制创新方面的一次次实践。发展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成长空间,随着系列政策向我国西部地区持续倾斜,重庆高新区正对标国际,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2020-08-24 送政策 送资金 送服务 引人才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612.html 1 重庆高新区助力中小企业渡难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