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的国际性企业,业务涵盖汽车、轨道、新能源和电子四大领域。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比亚迪取得了高速发展,员工人数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目前的22万人,营业收入从最初的250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300亿元,并成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
比亚迪公司秉持“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使命,以技术创新为手段,聚焦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相应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电子领域,比亚迪推出PMH纳米注塑技术,引领电子产业外观设计变革;在汽车领域,比亚迪通过对动力和电子技术的革新,领衔“542”技术标准,彻底打破汽车旧有的性能、安全、油耗标准;在电动车领域,比亚迪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IGBT功率半导体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掌握电动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在轨道交通领域,比亚迪依托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够独立完成整车、轨道、车站及通信信号系统等各项建设。
“技术鱼池”,加速创新。比亚迪有一个“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就捞一条“鱼”出来,电动车和轨道交通都是“鱼池”里的“大鱼”。经过多年的沉淀,比亚迪的这些“大鱼”已经催生出诸多重大战略,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实现产业转型。1995年,比亚迪从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通过对电池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创新,突破新能源产业的电池技术壁垒,实现由“通信类”电池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型。2003年,比亚迪进入汽车领域,依托动力电池技术,逐步构建起规模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体系,实现由“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转型。2016年,依托掌握的电动车产业链及核心技术,比亚迪进入轨道交通领域。
坚持“垂直整合+集成创新”战略。比亚迪在每个产品的宽度、深度上不断发展,一直追溯到产业链上游。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对原本繁杂、分立的零部件进行标准化、集成化设计,创造出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
实施“全市场+全产业链”战略。比亚迪实施“全市场+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和IGBT功率半导体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覆盖“七大”常规领域和“四大”特殊领域,运营足迹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2018年,比亚迪营收达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新能源车销售24.78万辆,同比增长100%,连续4年居全球第一。2019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售14.6万辆,同比增长近一倍,继续领跑全球电动车市场。
比亚迪坚持“全市场+全产业链”战略,全面开放合作,推进全球汽车工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一方面,与全球同行分享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吸纳全球设计大师,为消费者创造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的设计美学作品,掀起汽车行业的“颜值革命”。
力推“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战略。2010年,比亚迪在全球率先提出城市公交电动化战略,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全球共识。2015年,比亚迪提出“7+4”全市场战略,立志将电动化进行到底。
作为全球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比亚迪肩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企业。用电动车“治污”,用云轨、云巴“治堵”,构建绿色大交通体系,这是比亚迪的绿色梦想。
本文选自《高新技术企业典型案例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