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7日
第A2版:要闻

南通高新区:扬起幸福笑脸 为小康生活代言

  图片来源:南通高新区

  仲夏时分,每当夕阳西下,南通高新区金新街道的河道碧波荡漾、柳树婆娑,沿着河道散步的人们络绎不绝,享受着一天忙碌后的惬意时光。“生活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心情也更舒畅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让金新街道进东村村民郁凤萍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如今,在南通高新区,不仅环境美、生态美 ,一个个创业梦想之花也在这里尽情绽放。创业、就业让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了内心的富足。每一张脸上挂着的笑容,内心散发出的光芒,都折射出南通高新区群众奔向小康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创业+就业

  小康路上不掉队

  7月31日,6000多个包裹从南通艺皇家纺有限公司发往全国各地。这样的发货量在该企业负责人李培华看来实属稀松平常。

  34岁的金新街道大石桥村村民李培华,原来在南通家纺城从事家纺销售工作。8年前,家纺市场面临转型,电商悄然渗透到这个产业,李培华成功“触网”,成为市场上一批跑在前面的电商人。在当时家纺电商还不温不火的情况下,李培华便在电商平台开起了品牌旗舰店。

  电商平台,流量才是王道。年轻、思路活、有胆量的李培华找到合伙人,在浙江杭州开了一家公司,专门为自己的网店做线上装修、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从那以后,网店的销量持续攀升,每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李培华说。

  搭上电商快车的李培华,不仅创业成功,还带领大石桥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村里60多名平均年龄近60岁的村民扎根在南通艺皇家纺有限公司,实现了就业。62岁的费亚芳在公司工作多年,对这位“小李”老板十分信任。“我以前是一个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没想到年纪大了还能发挥余热。这份工作干起来不难也不累,每月还能赚4000元左右的工资贴补家用,我已经十分满足了。”

  在金新街道狮子桥社区“残疾人之家”里,48岁的张季陈正在处理家纺绣品背后的贴纸,尽管只能用右手工作,但他依旧很开心。

  张季陈因身患脑溢血导致肢体二级残疾,这样的变故让他一度陷于抑郁。去年9月,狮子桥社区“残疾人之家”建成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扶下,张季陈来到这里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

  有了工作的张季陈日渐开朗起来,“这里氛围很好,我也能赚钱了,虽然每月只有1200多元,和其他人不能比,但我心满意足。”说到这里,张季陈激动地说,“感谢政府给我另一个家。”

  “在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无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助残脱贫,决胜小康,街道每月举办一次小培训,每年举办两次大培训,帮助有能力、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金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金健介绍说,肢体残疾的金晨亮经过数次培训后,成功运用电商实现就业,并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我们将继续关爱残疾人生活和工作,增进残疾人劳动致富的获得感和自豪感,不让任何一名残疾人在脱贫致富路上掉队。”金健说。

  绿色生态 共享和谐之美

  五月榴花枝头艳,灿灿金鸡石阶旁,晴日暖风小满至,绿荫幽草胜花时……酷爱跑步和写诗的市民陈创,用诗歌记录这里的美。

  这里便是位于南通高新区的天然氧吧——南山湖公园,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在南山湖公园和鲜花小镇之间,有一个人工湖,平日里湖水清澈见底,市民在湖中畅游不止,这里是南通市通州区冬泳协会的训练基地。

  去年冬天,有10多名冬泳爱好者来到南通高新区环保办信访接待室反映环境问题。“原本能看见的跳台,现在因水浑都看不见了。游泳后,身上黏黏的,嗓子还难受。”王先生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南通高新区环保办对群众反映的这一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当场承诺:“南通高新区环保办成立调查组,一定彻查污染源头,还你们一个清澈、无污染、水质干净的游泳健身环境。”

  该人工湖周边既无居民小区,又没有工业企业。通过走访发现,该人工湖西侧一个工地正在施工作业,这个情况引起调查组的注意。

  经现场调查询问,工地负责人承认之前下大雨,混凝土保养水被冲入路边排水沟,之后排进了湖中。

  污染源查清后,南通高新区环保办要求该工地立即将澄清池与市政雨水井之间的管路封堵,严禁混凝土保养水直排外环境。前后半个月左右,这一环境问题便得到解决,浑浊的湖水重新变得清澈见底,市民可以在这里安心游泳健身,冬泳训练基地也再次热闹起来。

  “湖水不浑浊了,悬浮物也没有了,跳台又看得清清楚楚了。”看到湖水水质明显好转,王先生向前来回访的南通高新区环保办工作人员高兴地说道。

  “以民生福祉为支点,以绿色理念为半径,百姓的生态幸福感才更浓,生态获得感才更强。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大力实施绿色生态工程,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每年新增绿化面积至少10万平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园区,城乡居民共享生态之美,其乐融融。”南通高新区环保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明新风 浸润百姓心田

  每天傍晚,金新街道居民们都会在街心公园里漫步,享受着夜幕降临后的宁静。小区周边休闲广场上,很多老年人跳着广场舞,脸上洋溢着笑容。

  65岁的白玉兰艺术团团长王金萍,家住金新街道汇金苑小区。“每天早晨晨练,我会跳跳交谊舞,每天晚饭后会沿着河边公园散散步。”王金萍告诉记者,白天,只要与艺术团排练时间不冲突,她还会前往老年大学给自己充电,学习越剧、舞蹈等课程。

  “刚退休的时候,内心还是挺失落的。后来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让我感到太充实,太快乐了。”王金萍说,在南通市通州区文化馆和金新街道的支持下,白玉兰艺术团于2011年5月成立,40多名团员都是退休人员,团里还分设了舞蹈组、戏剧组和器乐组。

  “虽然团员平均年龄有65岁了,但我们唱越剧、打快板、演小品……样样精通。每年都会到养老院、社区等演出10多场,去年我们表演的《绣通州》节目还获得了通州区文艺调研比赛舞蹈组银奖。”王金萍自豪感满满。

  最让王金萍感动的是张明珠、周景妹两位团员,已经70多岁了,每次都会克服各种困难前来排练,“尤其周景妹家离文化馆20多公里,但她每次都坚持自己坐公交车来。”

  “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心情愉悦了,烦恼也没了。很感谢我们的祖国,也很幸运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内心真的很满足,很幸福。”王金萍说。

  白玉兰艺术团是南通高新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为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碧堂庙社区开展“致敬八一,红色传承”青少年主题活动。“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在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带领下,我们唱红歌、听军史、学榜样,内心受到了很大鼓舞,我们将以军人为榜样,传递正能量。”现场的一位青少年说。

  此外,在华山社区,孝老爱亲、绿色生活、全面阅读等主题文化活动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日常。“人文素养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我们坚持公共文化的有效供给,让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不断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华山社区党总支负责人说。


2020-08-1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547.html 1 南通高新区:扬起幸福笑脸 为小康生活代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