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6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启用典礼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举行。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园区新投用的医药科技中心5号楼作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百济神州与华辉安健两家公司成为入驻该基地的首批企业。
为推动北京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医药健康产业转化和服务,探索全新的中关村生物医药科研项目转化、孵化模式,健全生命园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基础研究、中试生产、上市注册全链条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司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通力合作,大力推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创新项目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落地孵化。
根据此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司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司将优先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孵化转化基地提供空间载体,通过定向投资若干实验平台和专用平台的方式,全面支持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创新项目落地孵化、科研转化及中试研发,重点保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转化项目优先在园区落地生产;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将支持、鼓励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优先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与各方共同努力为科研项目落地北京实现产业转化创造条件。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表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的启用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系统化、市场化、多元化探索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新机制,集中支持一批市场需求大、创新成果高、产业带动强的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在北京转化落地和产业发展的积极尝试。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公司要念好“快、准、好”三字经,做好产业服务工作,希望双方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开创创新项目的合作,特别是在自主研发、核心技术领域突破、重点项目落地、前沿技术国产化等方面取得新成绩。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院士表示,此次入驻的百济神州与华辉安健两家公司均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做出了贡献。他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最早入驻园区的机构之一,是这个园区的‘种子’;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的建立是我们的一个里程碑,但不是我们的终点。随着生命科学、生物科技的发展,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有望成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一支主力军。”
据悉,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分子靶向和免疫肿瘤疗法药物的研发,是首个在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双重一级上市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30余款商业化或临床阶段在研管线药物,自主研发的新型强效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RUKINSA(通用名:泽布替尼)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
华辉安健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孵化培育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以该所在乙型肝炎病毒领域内的原始科学创新为基础,力求探索完成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可行之路。
据介绍,此次首批企业入驻后,后续还将有更多科研成果孵化转化项目入驻该基地。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的启用,是建设国际一流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的一次全新探索,是中关村发展集团“轻资产、强服务、活机制”创新服务理念的全面体现。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还将全力提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服务水平,完善创新生态,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关村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