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戈清平) “我们5月准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前期科创智谷平台特地安排了专门的财务、审计和项目申报公司对我们进行指导,既省心又放心。”日前,衡阳高新区科创智谷平台在孵企业——湖南库里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佳龙欣喜地表示。据悉,该公司专注于无人机系统研发和销售,在衡阳高新区孵化成长的2年多时间里,已取得13项软件著作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有10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发展前景看好。
湖南库里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只是衡阳高新区部分企业迅猛发展的缩影。近日,从衡阳高新区管委会获悉,今年前5月,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95%。
近年来,衡阳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构筑“平台+政策+人才+服务”的四维支撑体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2019年,园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为吸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衡阳高新区积极搭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交易“三大平台”。其中,创新创业平台面积达75万平方米,包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35家。2019年,园区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超1.35亿元,实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85亿余元。今年2月启动招商的4.0版企业孵化器“创新中心”,配有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交易、人才培训及会展服务等平台,即将迎来首批49家行业翘楚企业入驻。
衡阳高新区还制定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提质等方面,推动实现创新要素资源向高新集聚、政府投入向高新倾斜、龙头企业向高新升级转型,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同时,出台多项人才政策,让人才和项目“进得来、留得住、出成效”。
一系列大手笔引得众多“凤凰”来。近年来,衡阳高新区吸引了700余家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入驻。其中,镭目科技、泰豪通信、金化科技等成为全国行业内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华为(衡阳)联合创新实验室“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视频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获全国优秀创新产品奖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