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9日
第A8版:园区产业

白银高新区推进国家自创区建设成绩斐然

  ▶ 本报记者 戈清平报道

  “2019年,白银高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6.48%,均高于白银市平均水平。”这是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批复建设以来,白银高新区交出的一份年度完整“答卷”。

  据悉,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2018年2月获得国务院批复。

  “两年来,白银高新区紧紧围绕‘五区’建设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五抓五注重’,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白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启智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白银高新区不断强化创新政策支撑,注重体制改革和环境优化齐头并进。自批复国家自创区以来,制定并落实了‘3+2+10’创新驱动体系政策,配套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10项具体支持政策。”陈启智说。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白银高新区制定出台《企业投资项目联审制度》,开通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投资项目审批网上办理和高效审批。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78项,颁发白银市首张“证照分离”营业执照和甘肃省首张2.0版“一照多址”营业执照,实现“办事不出园”。

  同时,白银高新区还加速生态园区建设,对园区进行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2019年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28个,完成扎布耶锂业、靖远煤电等5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昌元化工、中科宇能等7家企业入选甘肃省第一批绿色工厂。为此,园区还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绿色园区。

  在抓要素突破上,白银高新区不仅注重人才引育,还十分注重资金投入双向发力。“我们围绕‘产业链’聚集‘人才链’,建成国家级院士专家服务基地,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1个。健全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建立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管理台账,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陈启智表示,园区同时制定出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人才工作,成立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指导非公企业人才开展职称评审;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双创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施双创项目29个。

  在抓平台建设方面,白银高新区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无缝对接。目前园区组建了中科院近物所白银科近重离子束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甘肃省科学院白银实创高新产业研究院等10个科研平台,并将这些优势科技资源向“一区六园”里集中布局。

  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白银高新区健全科技成果交易机制,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2019年完成省市级科技成果登记37项,技术市场登记额6.22亿元。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奖励和保护制度,在甘肃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暨维权救助工作站,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件。

  在抓链条延伸方面,白银高新区注重产业提升和主体培育同频共振。通过依靠科技创新改造升级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高标准谋划推进循环化工、特色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昌元化工10万吨重铬酸钠、东方钛业一期10万吨钛白粉、甘肃皓天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等项目建成投产。

  “虽然地处西北部,但我们仍不断强化与东部一些较发达高新区的合作交流。在抓拓展交流方面,注重项目引进和产能合作互促共赢。”陈启智说。

  近年来,白银高新区与上海张江示范区、西安高新区、济南高新区进行了较好的合作。

  在国际化探索方面,白银高新区邀请白俄罗斯、阿曼、阿尔及利亚、马拉维等国家代表团来白银高新区考察交流,促成这些国家的多家企业与园区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产品推广使用合作协议。

  “今年是白银高新区进入高新区‘国家队’第十年,也是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三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积极发扬白银‘善打硬战、善练硬功、善做硬汉’的精神,不断创新发展,奋力开创国家自创区建设新局面。”陈启智表示。

2020-06-29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7792.html 1 白银高新区推进国家自创区建设成绩斐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