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罗晓燕报道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外发布《关于取消天津火炬创业园协调服务中心等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资格的通知》。这一消息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此次取消20家机构资格是对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的重新梳理,并不是进行考核评价之后的取消。”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管理处副处长陈彦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20家机构资格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机构已经不符合《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的一些基本条件。
优化国家技术转移队伍
2008年8月,科技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确定了首批76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此后,科技部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共评选出455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5年以后,科技部未再评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虽然由于各方面原因暂时没有启动新一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选工作,但是一些基本的管理工作,如统计工作还是一直在开展。”陈彦表示,从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选至今,已经过去了10多年,此次取消20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资格主要有几种情况:有些机构由于职能调整,并入政府参公序列,不适合再承担社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有些机构合并重组,主营业务不再是面向社会来提供技术转移服务工作;有一些机构已经停止运营,不能参加考核评价。为此根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提出的申请,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核议决定取消资格。
“以上均不符合《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中的基本条件,这和考核评价完全不一样。”陈彦透露,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期将发布2018年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工作开展情况考核评价的结果,届时将有部分未达到考核评价标准的机构被取消资格。
早在2017年,为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国务院出台《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引导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
“不管是这次梳理机构取消还是之后考核评价取消,我们想借此机会不仅要树立一些优秀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典型,同时也要通过动态的考核评价,撤掉一些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开展不好的机构。”陈彦表示,下一步,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加强对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的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机构的变化,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来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能力,取消不符合条件机构资格的同时,吸纳一批优秀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进来,做到“有进有出”。
推动机构高质量发展
“相对来说,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空间生存条件整体要好一些。目前,很多技术转移机构已经从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到提供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的服务方向转变。”谈及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陈彦表示,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可以集聚人才、技术、产业等资源,甚至赋予资本的功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计划培育建设100家左右示范性、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为突破口,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技术转移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的一大瓶颈。”陈彦说,对于技术转移机构来说,最核心的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有一批懂专业技术、市场,甚至还要懂法律、商务的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这个人才并不是说需要一个人很全面的掌握这些技能,而是技术转移机构应该具有一批这样的人才,互相之间是互补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今年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养大纲》,就是希望地方能够按照大纲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对技术转移人才进行一些培训工作。”陈彦表示,培训的目的是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具体工作中还需要与大量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此外,陈彦还表示,未来将加强国家技术转移机构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总结经验模式,示范带动整个技术转移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科技部火炬中心也将通过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为技术转移机构搭建服务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