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1日
第A7版:关注

如何脱贫不返贫? 他们这样说

  ▶ 本报记者 罗晓燕报道

  随着许多昔日的贫困地区逐渐摆脱贫困,如何“防返贫”成为摆在眼前的又一紧要任务。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今年5月,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近日,来自毛南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同其他代表委员一道向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扶贫一线故事。

  稳定就业 决胜脱贫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2016-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59万人;2019年年底,环江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48%;今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我们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黄炳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黄炳峰说,目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相对落后,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更大的支持。比如农村道路建设,现在环江县农村道路的建设标准等级还比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的等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黄炳峰表示,要做好监测,抓好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充分就业。环江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主要做好八大扶贫产业,加大产业发展力度,让其覆盖更多的贫困户和群众。在促就业方面,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群众进行组织外出务工,对有意愿在本地创业和本地就业的,全县创建了102个扶贫车间,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采访过程中,黄炳峰向记者展示了县里扶贫车间的产品——一部手机。2019年,环江县从深圳引进华威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未来将建成12条生产线,直接安置就业5000人。黄炳峰表示,该项目能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户的后续就业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企业为什么愿意转移到我们这个少数民族地区来,因为我们这里的劳动力很充足,且人工成本比沿海地区低。”黄炳峰说,让异地扶贫搬迁出来的群众实现充分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

  科学监测 精准帮扶

  “河南省9536个贫困村已经有9484个实现脱贫,退出率达到99%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史秉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河南剩余贫困人口35万,贫困村52个,可以说脱贫攻坚任务的大头已经落地。

  “剩余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数量虽然不多,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达到80%以上。”史秉锐说。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们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具体要求,结合河南实际,聚焦脱贫攻坚剩余任务,确保剩余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并且要巩固脱贫成果。”史秉锐表示,脱贫任务完成以后,巩固成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脱贫之后,还要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奔向富裕。

  如何有效防止返贫?史秉锐说,首先要摸清贫困户的情况,做好科学监测。“我们要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建立台账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给予重点帮扶。比如,小额贷款支持、免费技能培训、安排公益岗位等。”

  “此外,还要在提高兜底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在完善应急帮扶措施上下功夫,做到平时有人问,困难有人帮。”史秉锐说,这样才能使脱贫成果更为巩固,更为扎实,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更加牢固。

2020-06-01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102.html 1 如何脱贫不返贫? 他们这样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