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5日
第A25版:创新园区·厦门

扬创新之帆 向高质量发展“远航”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

  厦门软件园三期 魏克丰/摄

  厦门天马外景

  厦门火炬高新区举行招商项目“云签约”

  园区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浪潮厦门产业园正式投产

  浪潮厦门产业园

  ▶   郭伟  李幼君  陈智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厦门,改革开放“催生”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如今的厦门更是在创新创业的“滴灌”下,成长为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泊”在海上的城市。“靠泊”海上的厦门,有着千帆竞技的实力和底气,正是凭着开放“起家”、创新创业跨越发展的“历史”脉络,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厦门腾飞时代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极。


  2019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围绕“抓招商、促发展”中心任务,着力“大招商、招大商”、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和新经济,不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厦门市前列,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第四批绿色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强”称号;厦门软件园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4个“五星级”园区之一,成为福建省首个5G产业园区;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竞争力全国前三位;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双创”工作更是受到国务院的表扬激励。

  多年来,基于创新,深耕创新,追赶创新,回馈创新,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乃至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关键所在。2020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全面提升招商能级和实效,争创“五个一流”——培育一流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一流的产城融合园区、推动一流的政治建设,努力打造成为推动厦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两高两化”建设的“排头兵”。

  走产业发展“融聚”路

  总投资100亿元的中航锂电项目的落户,为厦门市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填补了关键的缺失环节;浪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落地,将在年内快速投产,达产后年营收规模将达百亿元;总投资480亿元的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落户,这是厦门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高科技工业项目……从单个产业的“孤独呐喊”到多个领域的“集体欢呼”,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产业早已呈现“花团锦簇”的发展式。

  细针密缕谋产业发展。2019年“九八”投洽会期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厦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见证下,一座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透明化的现代制造工厂——浪潮厦门产业园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从签约到场地交付仅用2个月、从场地交付到正式投产仅跨时2个月,连续创造了厦门市重大项目谈判落地的多项纪录。同样达到百亿级规模的中航锂电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也只用了2个月……回顾2019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各大项目的引进过程,“快速”成为招商引资的关键词。此外,电气硝子三期、博泰车联网、铨芯人工智能芯片等20个十亿级项目,思派、诺心达等50余个亿级项目,中科院计算所厦门分所、西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厦门中心等一批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项目先后落地。新增入区企业2107家,比增33.7%。其中,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37家,比增37%。

  2019年,针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前瞻布局,为新经济发展夯实支撑;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关键设备、材料等“卡脖子”领域,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的项目,以及国内技术领先的强链补链项目,促进国产能力新升级;围绕创新发展要素短板,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项目,强化升级厦门未来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园区企业晋大纳米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弘信电子成为全国首批(7家)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制电路板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信息集团、吉比特等3家企业入选2019年全国软件百强、占福建省一半,美图、翔通动漫等5家企业入选2019年全国互联网百强名单。2019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三高”企业增资扩产项目176个,备案计划总投资955.8亿元,完成投资212亿元,项目数和完成投资额比增23.0%和30.3%。

  促进产业代际新升级、促进国产能力新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新升级,这是厦门火炬高新区2019的招商引资成效。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骨干企业达18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超200家。瑞为人脸识别设备覆盖全国1/3的机场,并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得到应用;云知芯搭建的厦门人工智能超算平台浮点运算能力正式突破1亿亿次/秒(10 PFLOPS),成为我国东南区域计算能力首屈一指的超算平台;芯米半导体、澜至科技等一批优质集成电路项目相继落户。成功举办第23届世界半导体理事会议和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峰会。清华大学厦门半导体工研院引进当年即投入运营,鑫天虹项目正式投产。

  谋创新创业“融通”道

  从创业初期100平方米到产业化4100平方米办公场地,并给予部分免房租优惠,协助企业争取土地资源、办理工程建设手续,2007年在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注册的清源科技,于201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是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承载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2019年年底以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三位。2019年11月,新加坡创士锋科技园项目在火炬荟智空间进入实际运营阶段,国际资源的多层次衔接,让中国创业者深度了解新加坡的科创产业,丰富了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海外拓展广度;2019年年初,火炬创新“新四条”瞄准“三高”企业,支持企业建设“火炬创新研究院”及“火炬域外研发中心”等,优化园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一条条连接中国、通向国际的高科技创新资源渠道正悄然形成。

  激发创新创业主体由内而外的成长活力。2019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继续耕植“饱氧指数爆棚”的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孵化体系。截至目前,已拥有21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33家省级众创空间、90家市级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加速聚集。同时,从强化人才供给到深入各个园区走访调研,从压实审批时限到优化驻区服务,园区各项举措都立在问题的源头,并止于源头,以服务赢得企业的交口称赞。

  “我们收到了来自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奖励政策兑现通知短信。次日,奖励金便打到公司账户上。企业一趟不用跑,政策就主动送上了门,真是便利!”作为首批尝到新政策甜头的企业,厦门通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邹福林忍不住夸赞。2019年8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厦门市率先推出五项政策试行“免企业申报”政策兑现方式,并于9月中旬完成首批“免企业申报”政策扶持资金拨付,57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率先享受政策利好。此次“免企业申报”改革,有效解决了“企业对产业政策不知晓、不会用”等问题,切实提高了政策兑现效率,多家企业表示,该项举措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政策获得感。

  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在人才引进、平台培育、金融支持、服务保障等全方位发力,如依托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海峡两岸众创空间等特色平台吸引青年创新创业;通过建设新材料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完整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器+产业研究院+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园”产业培育链条。此外,岛内岛外建设建立有机联动机制,用地保障进一步提升,园区相关配套日臻完善。

  2019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40家,约占比厦门市46.7%,新增60家企业入选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占厦门市入选企业数的43.2%;1家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家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由园区企业主导参与的17个项目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全年新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17人。其中,厦门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173人,占厦门市80%。

  搭两岸交流“融合”桥

  2011年3月,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廖智宏只身飞来厦门,加入园区企业天马微电子。闽台两地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十分相近,他和厦门火炬高新区的融入度愈加贴合。这是厦门火炬高新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具有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朝向两岸交流合作,精准施策的厦门火炬高新区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地区人才,靶准园区产业最需要的环节,搭建两岸人才互通的“高架桥”,为园区创新创业发展进行多样“调色”。正如廖智宏的到来,是园区面板行业起步的空档期,正缺相应专业人才。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厦门火炬高新区学习台湾新竹工业园,成立了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更为台湾同胞前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通过引进、共建和自建三种模式,成立于2006年的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已搭建10多个不同类别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与检测机构,包括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厦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厦门大学电化学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经过多年努力,这里的台湾中小科技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已成形,并成为厦门市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一个窗口,也是厦门市“双百计划”人才项目落户的聚集地。

  作为两岸产业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厦门火炬高新区重点聚焦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生物技术、文创、信息技术等领域,已培育出盈瑞丰电子、利茗精密机电、天睿电子、埃美斯自动化科技、佰香汇生物等高成长企业。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如沐春风,快速成长,也带来越来越多的台湾相应产业前来“投奔留宿”。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选址负责人陈耀辉说,“我们深感厦门火炬高新区拥有高效的政府领导团队和做好一个产业的企图,加之集团正确的技术和布局,相信在厦门成功的机率比其他城市大”。这也是厦门美日丰创光罩有限公司选择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投资的理由。联芯、美日丰创先后落户是厦门火炬高新区集成电路供应链更完备的一个缩影。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台资企业中有近30家获得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区台湾青年来厦门创业扶持资金支持;40多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台湾科技成果到大陆转化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至今累计引进台湾项目超过110多家;5家年产值百亿元企业中,台资企业占4家。

  同时,出台并落实《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落实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全面支持台湾青年来厦门就业创业。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形式与质量,引导支持清华海峡研究院、一品威客、爱特众创空间等单位在台湾设立离岸孵化器,建立更高层次的两岸融合创新机制。台湾创客团队在厦门火炬高新区不断涌现,目前在孵台湾创客项目数已有200多个。

  本版图片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2020-05-25 扬创新之帆 向高质量发展“远航”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7300.html 1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