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争粉) 开通企业“质量云课堂”、试行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破产信息信用预警机制……5月13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20条服务措施,其中有8条属于在全国或者北京市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
“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20条服务措施分为5个方面:支持企业复能达产5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6条;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的监管手段,建立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4条;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互联网+”工作效能4条;搭建“拓扑”结构的新型畅通政企互动沟通机制1条。
其中,在支持企业复能达产方面,海淀区将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启动“放心工作餐直供”专项行动、对防疫物资转产企业同步质量安全监管、开通企业“质量云课堂”、开展新冠病毒防治药品专项质量监测。
“这5条措施旨在深度挖掘市场监管服务资源,整合各业务部门专业优势,建立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工作新机制,全力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6条举措,包括探索建立企业破产信息信用预警机制;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深化推进“集群注册”政策;试点证照“一窗办、容缺办、承诺办”;落实标准创新领跑计划企业支持资金;支持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园区品牌创建等。这些举措旨在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聚焦营商环境短板和企业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出精准对接企业服务需求的工作新举措,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在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的监管手段,建立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方面,将探索海淀区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执法、积极推行“一案三书”制度、试行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机制、建立市场监管领域一体化监督检查机制。
其中,在直播和短视频购物领域,率先试用“沙盒”理念,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关于直播和短视频购物行业相关行为的指导意见(试行)》,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此外,海淀区率先在全国实现企业档案和企业信用“容e查”“掌上查”。通过升级“企航”微信小程序,搭建“拓扑”结构的政企互动平台,以“互联网通信+专属客服+服务团队”建立企业服务网,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搭建“企航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与重点企业、重点人才、重点项目即时对接,全程跟踪解决好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的各项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