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1日
第A12版:创新论坛

浅析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以石家庄高新区为例

  图片来源:石家庄高新区

  ▶ 丁飞燕 苏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及新型技术的兴起,创新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获得了各国政府、企业家和学者的普遍认同。发展至今,产业竞争模式也有了新变化,已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最终演化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间的竞争。

  美国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这不仅因为其拥有较为先进的国家创新体系,更得利于不懈构建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努力。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创新资源的互补、外溢和聚合作用,通过产权激励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创新活动或创新成果的产生。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由围绕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供应链不同环节的研发机构、服务外包机构、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甚至是竞争对手之间形成的一个复杂聚合体,单个环节的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并长期保持,而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往往能创造出无法预估的超额价值。因此,需要超越产业自身的视角,着眼于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

  石家庄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石家庄高新区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为主导,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1+3”现代产业发展格局。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157个国家高新区评价中石家庄高新区位列第17位;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排名中石家庄高新区位列第七位。石家庄高新区医药产业经历了多年的腾笼换鸟、自我革新,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概述与构成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中心为企业活动,基础为知识发展,动力为市场需求,核心为创新性技术供给,同时将政策调控作为导向,将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作为保障,将完成特定产业创新作为目标的网络体系。其根本目标是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创新不断突破,实现经济快速有序的发展。我国学者柳瑞禹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包含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机构,其中创新主体是企业、创新动力和技术支持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稳定的创新环境由政府营造,中介机构带动知识流动。系统虽然是由相互独立的各个部分组成,但是却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环境之中。系统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发挥整体的性质、功能。我国学者郭莉等分析得出了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路径依赖模型,并以大连、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越早进行产业生态创新,越容易让产业发展突破原先线性生产模式并进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和全球流动,促进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惠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构成上,笔者将其归纳为:创新主体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与关键,创新主体间协同合作形成产业链,通过对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壮大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协作,优化产业体系。人才生态为创新的核心,知识人才的流动将直接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平台的建设是创新活动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的基础,可以直接催化创新;全链条孵化体系是小微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保障,完善的孵化系统可为创新生态系统迎来更多创新可能;政府机关通过制定创新政策、完善规章为企业创新进行部分风险疏导,利于创新进一步发展;政务服务提升是政府为创新所能做的另一项努力,政府主动作为、深化行政事务改革可极大提升创新主动性,为创新主体提供审批便利;金融环境的优化是创新活动进行的资金保障,投融资机构的聚集可有效促进创新活动的聚集及发展;完善的外部环境配套是创新主体安心做事的后方保障,对创新主体的引进具有很强吸引力。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纵向深入以及知识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构建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

  第一,补链强链,协作发展汇创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其开放程度决定了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与环境交流的顺畅程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使得系统能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推进系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不是单一、独立的,需要企业之间协同合作,构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通过创新、生产、经营等实践活动的查漏补缺,进行补链、强链,最终形成创新合力,才能应对日渐开放、发展的新形势。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足都将限制整个系统的提升与发展。据此,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使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创新主体间协作创新、共同成长至关重要。

  石家庄高新区为构建高质量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通过对产业布局的精准规划调控、引进缺项企业补链强链,建立了体系完整运转高效的产业链条。目前聚集了以石药集团、华药集团、以岭药业、石家庄四药4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为龙头,藏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博海生物工程开发公司、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以及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截至2019年7月,生物医药企业达1166家,形成了微生物与生物工程药物产业、新型制剂与辅料产业、心脑血管药物与维生素药物、现代中药产业、大容量注射剂、生化药物产业、藏药产业七大产业板块,筑成了从生物医药新药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二,活水赋能,知识人才促创新。知识人才流动的效果是决定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效能的关键。充足的高水平人才储备是维持创新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同时产业创新系统内畅通的知识交换和互动,也是创新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外有学者发现,合作研发特别是下游企业和高校合作,大大提高了创新成功的机率。也有国外学者以北京和深圳创新发展为例,表明了研究机构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验证了知识积累是影响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

  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大部分具有专业技能和高质量的人才均来自高校。目前,人才竞争日愈激烈,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学业资助加以争夺;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进行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和高校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人才的流动。企业和高校间主要通过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直接合作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教育部发文明确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双导师教学模式,为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指明方向。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供应机构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通过企业将科技成果商业化。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通过创新成果的转让和交流,能够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石家庄高新区在推动校企合作、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设立了招才局,截至2019年7月,建成了国际人才城和300套人才公寓;建设了6家诺奖工作站和25家院士工作站;设立了河北省外国专家局引智工作站和石家庄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产业园;出台了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共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名。与国内外30余所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大院大所”合作协议,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器械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知识流动,对于企业迈向国内外高端医药市场、实现战略转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搭建平台,提升能力优创新。创新平台是创新的载体,其建设根本是凝聚优秀人才,尖子人才是创新平台的灵魂,诺贝尔奖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顶尖人才团队对保持创新平台的领域优势地位和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能量;建设核心是增强创新能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领先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对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凝聚优秀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平台集聚着大批优质人才和大量先进技术,可以推动创新产业迅速发展,增强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更快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石家庄高新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政策支持、机制创新、资源组织等服务创新平台的建设。一是大力引进和建设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截至2019年7月,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23家。其中,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工程实验室34家,其中国家级6家;企业技术中心55家,其中国家级4家;院士工作站25家;博士后工作站8家;诺贝尔奖工作站6家。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搭建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对新购置科研仪器设备、软件用于在孵企业研发、检测等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按实际投入总额的50%给予资助,另一方面对使用公共服务平台仪器设备的中小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给予使用创新券企业一半补贴,截至2019年7月,建立公共服务平台15家。三是推动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全力对接京津创新资源,高标准建成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园区;对接世界前沿科技资源,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在澳大利亚共同设立了火炬创新园,截至2019年7月,有10家企业入驻该园区。

  第四,载体孵化,链条服务迎创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孵化体系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性生态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创新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孵化载体可通过整合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的力量,汇聚系统内分散的创新政策、信息、资源等信息,实现创新在产业内的扩散和发展,并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服务链。产业创新服务链的形成,能极大地促进系统创新主体间的密切合作。因此,产业创新服务链的形成和健全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重要标志和保证。

  石家庄高新区一直把建立全链条孵化体系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坚持宽进严出,建设和管理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2019年7月,形成了“23家众创空间+17家孵化器+4家加速器+若干个专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能够为个人或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技术孵化、中试加速、企业定制以及后续产业化全过程服务。例如,众创空间为有志向创业的个人提供免费6个月拎包入住,并配备288名创业导师;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孵化器,可以享受每平米每天0.5元的房租补贴、财政贡献3年地方支持,对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资金补贴;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加速器,可以提供量身定做载体空间的服务;企业规模壮大或上市进入专业园区,可以提供支持征地建厂的服务。截至2019年7月,石家庄各众创空间累计入驻团队321个、注册小微企业409家;孵化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2000多家,毕业企业629家。石家庄高新区孵化器数量、规模、等级均居河北省第一位。

  第五,创新政策,政府导向利创新。产业的创新活动和方向通常受市场制约,伴随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企业越来越难以承担,因而对技术创新不敢尝试,此时就需要政府帮助企业进行部分风险疏导,从而促使企业进行有效的创新活动。政府主要通过制定一些与创新相关的政策、条款,创新成果保护相关法规等,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近年来,石家庄高新区先后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等20多个政策文件,构筑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知识产权的创造与应用、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等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这些政策做到了两个全覆盖:一是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扶持政策全覆盖;二是针对企业发展各领域的扶持政策全覆盖。尤其是2017的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2018的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2019年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力度空前,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对获得国家大品种一类新药给予最高1.2亿元的支持;对新药研发分阶段最高给予1200万元的的补贴;对三类医疗器械最高奖励500万元等。石家庄高新区政策体系建设和政策环境打造,在全国有广泛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在政府创新导向中,石家庄高新区在制度上保证企业能够有序的、高效的进行技术创新。其次,在政策上对产业创新密集度较高的生物医药产业,给予了最大力度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最后,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保护创新者的权益。

  第六,政府作为,优化服务为创新。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政府的参与除了出台创新政策、规章外,政务服务体系的提升也是创新主体关注的重要环节。通过政府主动作为,改变传统行政审批方式,精简流程,让企业和群众“问得少、跑得少、交得少、等得少、体验好”,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最多跑一次”是政务服务提升的宗旨和标准。从而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缩短注册时间,进一步刺激创新主体的产生。

  石家庄高新区扎实开展机关“效能革命”,推行项目委派专员制,建立主动工作机制,创新“虚拟审批”模式,推行“四证齐发”快速办结制,实现工业项目6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齐发,审批速度全国领先。推行土地“整案制”收储和虚拟用章制度。从完善项目落地机制入手,狠抓保障要素供给,使土地这一制约项目落地开工的最大制约瓶颈得到根本消除。推行企业服务机制,搭建了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企业直接通过网上平台反馈问题,责任部门限时办结,用精准高效的服务促进优势企业多拉快跑。

  第七,畅通融资,资金支持保创新。资金是技术创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卡脖子”环节,而资金的可获得性主要依靠融资渠道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畅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因素。

  金融机构可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投融资方案,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及时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形成金融机构与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资金链,保障整个产业系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正常运行。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系统,资金链更容易由创新活动吸引自发形成。风险投资对高收益的追求,可由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而满足,风险投资最终也成为技术创新商业化的重要保障。因此,风险投资的集聚通常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相重合。

  为支撑创新发展,配置资金链,构建高质量生物医药产业金融体系,石家庄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创新四位一体风险共担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新模式,为轻资产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建成并运营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产业基金,精准高效服务大健康产业投资落地。发起成立基金联盟,鼓励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投资高新区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截至2019年7月,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10亿元的新药基金、5亿元产业基金、3.5亿元的创投基金和3500万元的天使基金。基金以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投资方向,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产业投资和业务合作,在项目甄选、资本运营、进入退出等方面更加精准高效,有效解决了重大健康产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组建石家庄高新区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高新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引导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桥梁和杠杆作用。

  第八,配套支撑,便利生活引创新。创业者在选择建企区域时不仅会关注创新环境,对于配套的外部环境也有所需求。人是社会中的人,没有人可以脱离生活独立存在,产业上下游企业配套、周边生活环境、医疗资源及教育资源均能影响到创业者的选择,因此,配套支撑环境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石家庄高新区高度重视配套支撑环境的打造,力争打造最优宜业宜居新城。截至2019年7月,石家庄高新区集中了河北省95%以上的医药科技创新要素,与河北省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为新产品研发和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石家庄高新区教育资源雄厚,拥有石家庄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石家庄高新区医疗资源丰富,可以满足园区人民的医疗需求。截至2019年7月,石家庄高新区共有31家教育机构,精英中学、石家庄一中等河北省知名中学汇集区内,新建成的瀚林学校是一所集早教、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国际化、高品质学校,为创业者子女入学提供公立、私立多种就学选择。

  实现创新资源更优配置

  在日益变化的外界环境影响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创新主体可获得及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承受着较高的创新风险,创新主体自身的创新水平、对创新需求的预测水平、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水平,以及对创新资源的获得能力都有可能导致创新的失败。而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从事相似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创新主体集聚在一起,创新主体间通过密切的合作,实现了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合理配置。笔者以石家庄高新区为实例,结合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提出以下三点见解。

  一是坚持创新是实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要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使创新成果真正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经济增量,优化经济存量,最大程度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建链强链是驱动创新升级的“金手指”。要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有意识地规划先进产业集群建设,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工作,实现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发展,才能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驱动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三是要素配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奠基石”。政府服务的提升、政策红利的释放,金融机构的配备、金融链的畅通,创新平台的搭建、知识人才的流动,孵化体系的完善、服务链的形成,实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辅助机构协同创新路径,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强化创新成果与产业的对接,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才是构建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

  (作者单位: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

2020-05-11 以石家庄高新区为例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37134.html 1 浅析高质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enpproperty-->